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隐性担保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隐性担保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 字数: 2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静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016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文献研究——理论模型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了隐性担保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除导论和结论部分外,全文共分为七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有关金融监管和资本监管的理论综述,以及资本监管的最新趋势的简单介绍。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其分析内容是全文立论的依据。第二章运用了一个两期经济分析框架,来分析隐性担保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第三章对隐性担保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察,从而揭示出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特殊性。第四章对不同存款保险体系下资本监管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第五章通过构建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的联立方程,利用2004年以来的经验数据,对隐性担保下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和第七章,探讨了为更好地发挥金融安全网的作用,中国存款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以及资本监管制度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立激励相容的资本监管制度、完善现有的资本监管框架。
作者简介
刘静,1977年生,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长期从事金融与国际贸易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编教材《政治经济学》、参编教材《现代进出口实务》,在《经济学动态》、《新金融》等期刊上公开发表经济类论文多篇。独立翻译国外投资类书籍《点绿成金》、《投资黄金必备策略》、《祖鲁法则》及引进教材《鲍尔货币金融学》,翻译工作量近100万字,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
目录
导论 1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二、 基本概念界定 4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5
四、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
五、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
第一章资本监管的理论基础及最新趋势 16
第一节资本监管有效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17
一、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7
二、 有关金融监管有效性的争论 22
第二节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 26
一、 20世纪3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理论的萌芽 26
二、 20世纪30—70年代:严格监管,安全优先  28
三、 20世纪70—80年代: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 29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全与效率并重的金融监管理论 30
五、 《巴塞尔协议》反映出的监管思想的根本转变 31
第三节《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与银行业监管国际趋势 32
一、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 33
二、 《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对于银行监管模式的创新 35
第二章隐性担保间接影响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模型分析 38
第一节隐性担保下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模型 39
一、 隐性担保下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模型 40
二、 隐性担保下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模型的相关分析 42
第二节隐性担保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间接影响 46
一、 完全隐性担保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间接影响 46
二、 不完全隐性担保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间接影响 47
三、 隐性担保的方式选择对于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启示 4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