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食品药品分析检验教程

食品药品分析检验教程

食品分析,药品分析,食品检验,药品检验,检验操作规程,保健品分析,化妆品分析,仪器操作规程
  • 字数: 364.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邢永恒 主编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1222313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实用指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实验室管理及安全、实验室环境基本要求、食品检验工作规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动物实验操作规程、洁净室(区)操作规程、保健品检验操作规程、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操作规程、分析仪器操作规程、生化分析仪器操作规程、专业分析仪器操作规程。
本书适合本、专科学校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食品检测与分析1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1
二、食品分析的内容1
三、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2
四、分析检测标准3
第二节药品质量检验与管理5
一、药品质量检验5
二、药品质量管理6
第三节误差分析及其控制9
一、误差9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10
三、原始数据的记录与处理13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及安全16
第一节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16
第二节实验室安全综合管理17
一、安全影响因素17
二、安全措施17
三、安全检查17
四、处罚17
第三节仪器设备管理17
一、仪器设备档案管理17
二、公用仪器设备使用管理20
三、精密仪器操作软件管理20
四、玻璃量器管理20
五、压力容器使用管理21
六、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管理21
第四节供应品的管理22
一、试药管理22
二、试液、缓冲液和指示剂管理23
三、剧毒、易制毒化学品管理23
四、危险化学品管理24
五、特殊管理药品对照品管理25
六、特殊管理药品检验管理25
七、标准物质管理26
八、中药标本管理26
第五节样品管理27
第六节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管理28
第七节无菌实验室管理28
第八节留样室管理29
第九节微生物检定室管理29
第十节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30
一、设施要求30
二、标识30
三、管理30
四、使用30
第十一节实验室人员安全与防护管理31
一、防止中毒31
二、防止火灾与爆炸31
三、防止腐蚀、化学灼烧、烫伤31
四、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31
五、事故的急救和处理32
第十二节无菌洁净服的使用32
第十三节常用消毒剂使用管理32
一、常用消毒剂的种类32
二、消毒液的配制与更换33
三、消毒液的浓度及作用时间33
四、消毒液的应用33
第十四节计算机管理33
一、服务器日常维护管理33
二、计算机数据备份归档34
三、终端计算机管理34
第十五节疑似不合格检品控制34
一、不合格检品的分析评估35
二、结果判断35
三、结果记录与报告35
第三章实验室环境基本要求36
第一节空气洁净度检测规程36
第二节无菌检测(隔离)系统管理规定36
第三节实验室卫生管理规定37
第四节防止实验室环境交叉污染的管理规定37
第五节天平室环境要求38
第六节水分测定实验室环境要求38
第七节红外实验室环境要求38
第八节精密仪器室环境要求39
第四章食品检验工作规程40
第一节食品样品的制备及保存规程40
一、食品检验样品的制备40
二、食品检验样品的保存40
三、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注意事项40
第二节食品中还原糖测定的操作规程41
一、范围41
二、原理(直接滴定法)41
三、试剂41
四、分析步骤42
五、结果计算43
六、精密度43
第三节亚硫酸盐测定的操作规程43
一、简述43
二、仪器与用具43
三、试药与试液43
四、操作方法44
五、计算44
第四节诱惑红测定的操作规程44
一、操作规程44
二、注意事项46
第五节食品中挂面测定的操作规程46
一、适用范围46
二、仪器设备46
三、操作步骤46
第六节食品中合成着色剂测定的操作规程47
一、简述47
二、操作步骤47
第七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测定的操作规程48
一、简述48
二、仪器与用具48
三、试药与试液48
四、操作方法48
五、计算49
第八节氯化钠测定的操作规程49
一、简述49
二、试剂与试液49
三、仪器和设备51
四、操作方法51
五、结果计算52
六、注意事项52
第九节葡萄酒感官及总糖测定的操作规程52
一、简述52
二、方法依据53
三、操作步骤53
第十节酱腌菜的感观特性检验操作规程54
一、操作规程54
二、注意事项55
第十一节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检测操作规程55
一、操作规程55
二、注意事项56
第五章食品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58
第一节食品微生物检验管理规程58
第二节微生物检验设备管理规定58
第三节菌种管理规定59
一、菌种来源59
二、菌种验收59
三、菌种的传代与保存59
四、工作菌液的制备、使用与保存59
五、菌种保藏60
六、销毁60
第四节微生物检验废弃物管理规定60
第五节防止微生物检验交叉污染管理规定60
一、环境与设施60
二、检验操作61
三、检验人员61
四、外来人员61
五、发生污染时的应急措施61
第六节培养基制备、使用与质量评估操作规程62
一、培养基的质量评估操作规程62
二、培养基制备、使用与保存的操作规程63
第七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标准操作规程64
一、范围64
二、操作步骤64
三、检验程序65
第八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65
一、范围65
二、依据65
三、操作步骤65
四、检验程序66
五、结果与报告67
第九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标准操作规程67
一、范围67
二、依据67
三、操作步骤67
四、检验程序68
五、结果与报告68
第十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68
一、范围68
二、依据68
三、操作步骤69
四、检验程序69
五、结果与报告69
第十一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70
一、范围70
二、依据70
三、操作步骤(第一法:平板菌落计数法)70
四、检验程序71
五、结果与报告71
第十二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72
一、范围72
二、依据72
三、操作步骤72
四、检验程序73
五、结果报告74
第十三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74
一、范围74
二、依据74
三、操作步骤74
四、操作程序74
五、结果与报告75
第十四节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规程75
一、简述75
二、操作步骤76
第十五节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规程77
一、简述77
二、设备和材料77
三、培养基和试剂77
四、检验程序78
五、神奈川试验79
第十六节蜡样芽孢杆菌检验规程80
一、简述80
二、设备和材料80
三、培养基和试剂80
四、检验程序80
五、操作步骤80
第十七节阪崎肠杆菌检验规程82
一、简述82
二、设备和材料82
三、培养基和试剂82
四、阪崎肠杆菌的检验82
五、阪崎肠杆菌的计数83
第六章动物实验操作规程84
第一节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培训考核规程84
第二节饲养人员出入饲养区的规程84
一、进入饲养区前的准备84
二、离开饲养区前的准备84
第三节热原检查用家兔挑选工作规程85
一、采购85
二、人员85
三、方法85
四、适用范围85
五、结果85
第四节实验动物采购规定85
第五节饲料采购管理规定86
第六节实验动物卫生防疫及消毒管理规定86
一、人员卫生86
二、环境卫生87
三、饲养卫生87
四、消毒制度87
第七节动物实验“三废”及实验动物废弃物管理规定87
一、“三废”(废渣、废气、废液)处理87
二、实验用有毒物品的处理规定88
三、血液和体液标本的处理88
四、实验动物尸体存放、统一管理规定88
五、其他废弃物的处理88
第八节动物实验中心安全管理规定88
一、实验室安全88
二、实验室用品安全89
三、实验动物饲养与实验安全89
四、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安全90
第九节动物实验中心来访人员管理规定90
第十节动物实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90
第十一节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91
一、简述91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91
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91
四、实验动物91
五、用具的灭菌91
六、检查法91
七、结果判定92
第十二节热原检查标准操作规程92
一、简述92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92
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93
四、实验动物93
五、实验前的准备94
六、检查法94
七、结果判定94
八、灵敏度测试和适用性研究95
第十三节降压物质检查标准操作规程95
一、操作规程95
二、注意事项97
第十四节过敏反应检查标准操作规程98
一、简述98
二、实验条件98
三、供试液配制98
四、检查方法98
五、结果判断98
第七章洁净室(区)操作规程99
第一节照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99
一、适用范围99
二、方法依据99
三、检测仪器99
四、测试操作99
五、结果评定99
第二节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测试标准操作规程100
一、适用范围100
二、方法依据100
三、检测仪器100
四、测试100
五、方法100
六、计算101
七、结果评定101
第三节静压差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01
一、适用范围101
二、方法依据101
三、检测仪器102
四、测试102
五、测试方法102
六、结果评定102
第四节噪声检测标准规程102
一、适用范围102
二、方法依据102
三、检测仪器102
四、测试操作102
五、结果评定102
第五节沉降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03
一、适用范围103
二、方法依据103
三、检测仪器与培养基103
四、测试操作103
第六节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04
一、适用范围104
二、方法依据104
三、检测仪器与培养基104
四、测试操作105
五、浮游菌浓度计算105
第八章保健品检验操作规程107
第一节保健食品中褪黑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07
一、色谱条件107
二、标准品溶液的制备107
三、检出限107
四、线性范围107
五、样品检出浓度107
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07
七、重复性试验107
八、回收率试验108
九、计算108
第二节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08
一、检出非法添加成分样品的试验确认108
二、未检出非法添加成分样品的排除干扰试验109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验证试验109
第三节保健食品中肉碱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09
一、色谱条件109
二、标准品溶液的制备109
三、检出限109
四、线性范围109
五、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09
六、计算110
第四节安神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检测操作规程110
一、薄层色谱法110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111
第五节减肥类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物的检测方法操作规程111
一、色谱条件111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112
三、检出限112
四、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12
五、结果判断112
第六节保健(功能)食品(硬胶囊/软胶囊)中铅测定法操作规程112
一、方法类型112
二、测定条件112
三、铅标准贮备液的制备113
四、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113
五、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微波消解法)113
六、测定法113
七、含量计算公式113
八、限度113
九、方法学验证结果113
第九章化妆品检验操作规程115
第一节化妆品(直发产品)中游离氢氧化物测定法操作规程115
一、方法类型115
二、定性分析115
三、定量分析115
四、测定法115
五、公式115
六、限度115
七、方法学验证结果116
第二节化妆品(祛斑类和香波)中氢醌、苯酚测定法操作规程116
一、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116
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117
三、化妆品中氢醌、苯酚气相色谱-质谱确认法操作规程117
第三节化妆品中二十一种磺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确认法操作规程118
一、操作规程118
二、注意事项120
第四节化妆品中汞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121
一、方法类型和测定条件121
二、标准溶液的制备121
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微波消解法)122
四、测定法122
五、方法学验证结果122
第五节化妆品(爽身粉)中硼酸和硼酸盐测定法操作规程122
一、方法类型和测定条件122
二、标准溶液的制备122
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23
四、测定法123
五、方法学验证结果123
第六节化妆品中甲醛测定法操作规程123
一、方法类型和测定条件123
二、标准溶液的制备123
三、测定法124
四、方法学验证结果124
第七节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程124
一、总则124
二、菌落总数125
三、粪大肠菌群127
四、铜绿假单胞菌127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128
六、霉菌和酵母菌129
第八节化妆品pH值测定法操作规程130
一、方法原理130
二、仪器校正130
三、被测溶液的制备130
四、测定法131
第十章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操作规程132
第一节一次性筷子检验操作规程132
一、一次性筷子中志贺氏菌检验操作规程132
二、一次性筷子中大肠菌群计数操作规程135
三、一次性筷子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操作规程137
四、一次性筷子中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操作规程139
五、一次性筷子中溶血性链球菌检验操作规程140
六、一次性筷子中沙门氏菌检验操作规程142
第二节牙膏主要成分检验操作规程145
一、牙膏中锶测定法操作规程145
二、牙膏中总氟含量的测定法操作规程146
第十一章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48
第一节色谱类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48
一、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48
二、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152
三、ICS-5000离子色谱仪操作规程157
四、薄层色谱仪操作规程159
五、NexION300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操作规程162
第二节光谱类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64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64
二、AFS-9780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66
三、PE-AA4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操作规程168
第三节电化学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69
一、电导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69
二、905Titrando全自动电位滴定仪操作规程171
三、PowerPac3000型电泳仪操作规程172
第四节光学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73
一、WB-IXA型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操作规程173
二、XRD-6100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操作规程175
第十二章生化分析仪器操作规程178
第一节显微镜操作规程178
一、尼康ECLIPSETS100倒置显微镜操作规程178
二、尼康ECLIPSE80i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179
三、OLYMPUSCX21FSIC型倒置显微镜操作规程181
四、OLYMPUSSZ61型变焦体视显微镜操作规程181
五、DM2500P偏光显微镜操作规程182
第二节微生物学类仪器操作规程183
一、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操作规程183
二、MD8浮游菌检测仪操作规程184
三、BaxQ7全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操作规程184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类仪器操作规程186
一、ABIVeriti梯度PCR仪操作规程186
二、Spectramaxplus384型酶标仪操作规程187
第四节通用生物实验仪器操作规程189
一、灭菌器操作规程189
二、离心机操作规程193
三、B400均质机操作规程196
四、培养箱的操作规程198
五、其他生物通用实验仪器操作规程199
第十三章专业分析仪器操作规程201
第一节药物专用分析仪操作规程201
一、溶出度仪操作规程201
二、ZBS-6G智能崩解仪操作规程203
三、CS-A型脆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4
四、YB-I型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204
五、ZRY-3型智能热原仪操作规程205
六、GWF-8JA型微粒分析仪操作规程207
七、CBZ-1抗生素光度测量仪操作规程209
八、GRⅢ型真空乳化装置操作规程210
九、凯氏定氮仪(B-324蒸馏仪)操作规程211
十、TTL-DCII型氮吹仪操作规程212
第二节纯度检验专用仪器操作规程212
一、照度计HD8366操作规程212
二、声级计HD8701操作规程213
三、100AN浊度计操作规程213
四、CM-1型可见异物测试仪操作规程214
五、GWJ-5智能微粒检测仪操作规程214
六、METONE3400尘埃粒子计数器操作规程216
参考文献21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