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

  • 字数: 27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余红,李瑞芳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680152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8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余红、李瑞芳编著的《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采用结构化理论视角来探析我国网络舆论现象。结合大量网络舆论事件案例,分别从“社会结构一社会心态一社会事件一个体参与”四个层面实证分析网络舆论发生的关键因素,对科学认知我国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引导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网络舆论是我国现实社会风险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一种镜像和释放,兼具理性计划和情感宣泄两大特点。社会转型风险和社会心态失衡是网络舆论表达的理性行为以及情绪行为生成积聚的结构性背景因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结构提供了网民表达理性计划的依据,社会结构风险为网民激发宣泄情感的动机行为提供了燃料。
作者简介
余红,女,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和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2011年入选湖北省很好青年学者名录,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很好青年社科学者。研究领域为传播效果,尤其关注新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李瑞芳,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研究领域为传播理论、新媒体和广播电视新闻。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什么是网络舆论
第三节 对国内网络舆论研究的再分析
第二章 Web2.0技术对网络舆论要素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结构化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舆论要素
第二节 Web2.0技术对网络舆论要素的影响
第三章 影响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的社会环境分析
第一节 网络舆论与我国社会转型风险
第二节 社会蔓延的不信任心态与网络表达
第四 网民参与行为与参与心理分析
第一节 我国网民的网络参与行为和心理
第二节 作为理性计划行为的网络参与
第三节 由“看客”转为“表达”的关键因素
第四节 刻板印象对网民解码的影响
第五节 作为情感宣泄的网络参与
第五 网络舆论焦点事件形成过程
第一节 网络舆论焦点事件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网络意见领袖与网络舆论
第六章 信息生态新格局下网络舆论发生机制
第一节 引导模式和倒逼模式
第二节 公权力应对显著影响网络舆论事件走向
第三节 结论和反思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