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先秦儒家的公私之辨

  • 字数: 25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建跃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953885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5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占有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先秦儒家“公”“私”概念的丰富内涵、发展演进轨迹以及概念不同内涵之间的义理结构,并经由儒家的“公私之辨”审视其处理自我与他人、家庭与国家、国家与社会关系所进行的理论运思和治道设计。对于当前学界围绕儒家公私观念与公私关系展开的思想交锋,不回避也不盲从,而是有理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简介
黄建跃,湖南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重庆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师。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非常论题”的多重面相
第三节  本书任务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儒家公私观念的起源
第一节  公与私的原始意涵
第二节  公私涵义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公私关系的早期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含义及其义理结构
第一节  多价性:公私概念的三重意涵
第二节  公共性:公私含义的基准视界
第三节  有机论:公私观念的义理结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私领域论
第一节  公私领域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公私领域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公私领域轴心原则的位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私与道德论
第一节  研究取径与概念辨析
第二节  作为德目的公与私
第三节  领域性公私视阈下的儒家德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私义理的内在矛盾与治道困境
第一节  一个矫情的推理
第二节  道义与天命之间的张力
第三节  公私领域中的忠孝冲突
本章小结
余论 先秦儒家公私之辨的现代省思
第一节  儒家公私观念的价值辨正
第二节  儒家公私义理局限的超越
第三节  儒学资源与公共哲学的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书》、《诗》等文献中“私”字的典型用法及含义
附表2:《论语》、《孟子》、《荀子》中“公”字的典型用法
附表3:《论语》、《孟子》、《荀子》中“私”字的典型用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