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事实与价值二分

事实与价值二分

  • 字数: 23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熊文聪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185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论著讨论知识产权之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这是一个长久以来讨论的问题,也是知识产权法学之建基,很好重要。作者基于事实与价值二分之法理来分析,其选题与切入视角是有意义的。论文澄清了学界一些伪命题的根源在于将价值问题归咎于事实问题,且没能正确认识知识产权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知识产权对象的非实体性与人类的思维习惯格格不入,这是导致对其自然属性认识不清的直接原因。
作者简介
熊文聪,江西临川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优选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民法及法学理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事实与价值二分:一种方法的引入
第一节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哲学由来
第二节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法学演绎
第三节司法三段论:法律推理的逻辑
第四节被剪裁的事实:法的第二性原理
第二章知识产权对象:一个基本事实问题
第一节学问之用:探讨权利对象的意义
第二节名分之辩:取“对象”而舍“客体”
一、对象与客体之大不同
二、财产不是物而是观念
第三节本体之思:知识产权对象是什么
一、智力成果说
二、信息说
三、知识说
四、符号说
五、统一之可能
第四节属性之察:知识产权对象的特征
一、非实体性
二、可复制性
三、意义与边界的不确定性
四、对“公共性”或“稀缺性”之批判
第三章符号功能:区分知识产权对象的依据
第一节知识产权类型化不足问题
第二节符号功能:区分知识产权的内在机理
一、作品:符号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技术方案:符号的构造功能和实用功能
三、商业标志:符号的指代功能和区分功能
四、外观设计:符号的表彰功能和广告功能
第三节重叠保护:逻辑混淆的假命题
第四节权利冲突:事实问题还是价值问题
第四章创造性:从事实描述到价值取舍
第一节差异:创造的事实前提
第二节模仿与创造:对立与统一
第三节私权化:公共选择的结果
第四节自然权利v法定权利
第五章作者人格权:本质的还是建构的
第一节作者人格权的体系之谜
第二节署名权转让:法律的模糊地带
第三节权利建构:对心理偏好的遵从
第四节拟制:将法人“视为”作者
第六章思想/表达二分法:法律中的修辞
第一节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
第二节“思想”不受保护的经济理性
第三节修辞:法官的说服技巧
第四节经验地理解法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