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正义思想历史轨迹研究

马克思正义思想历史轨迹研究

  • 字数: 17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蓝春娣 著
  • 商品条码: 97870102104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马克思正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在萌芽时期,是对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崇尚与追寻;在形成时期,是在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哲学基础上,确立了自己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表现为正义哲学思想;在发展时期,是用唯物主义方法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在深化时期,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哲学基础,从而使马克思正义思想得到了深化。马克思正义思想内涵丰富,曾从批判性、历史性、实践性等维度表达过其正义思想,不同维度的正义思想共同表达了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基本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的实现路径等基本主张。马克思正义思想,不仅回应了“马克思与正义”之争、也超越了罗尔斯的程序正义、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等当代西方正义思想,而且为我国毛泽东正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提供了理论渊源,还启示我们,在正确处理我国社会转型中各种社会问题时应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注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调整好收入分配格局、大力发展生产力,并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简介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萌芽(1841-1843年)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正义思想产生的家庭环境
二、马克思正义思想产生的理论条件
(一)古典自然法正义思想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
(二)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
(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
(四)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
三、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萌芽: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一)《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
(二)《莱茵报》期间的正义思想
四、马克思正义思想萌芽时期的基本特征
(一)唯心主义世界观
(二)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话语体系
(三)理论直觉
(四)萌芽时期的正义思想为其今后正义思想的走向奠定了良好开端
第二章 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1843-1848年)
一、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中正义哲学思想的初现
(一)批判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批判政治解放的形式正义
(三)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正义的主体力量
(四)批判近代自由主义正义思想的两个前提条件
(五)批判异化劳动的非正义性
二、《神圣家族》中唯物史观正义哲学思想的雏形
(一)“群众创造历史”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
(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性
(三)“人的活动”观点颠覆了思辨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提纲》中唯物史观正义哲学思想的初始表述
(一)主体性原则的确立彰显人之为人的正义思想
(二)实践是实现正义的根本途径,彰显实践正义思想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正义哲学思想的深刻阐述
(一)不合理社会分工带来种种非正义问题的正义思想
(二)正义社会的理想状态及其实现途径的正义思想
(三)马克思正义思想唯物史观哲学基础的确立
五、《哲学的贫困》中正义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一)批判蒲鲁东的永恒正义思想
(二)正义的内容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
(三)批判蒲鲁东复归小私有制的正义目的
(四)批判蒲鲁东将“构成价值”看作是实现正义的途径
(五)阶级斗争理论彰显了正义的实现途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六、《共产党宣言》中正义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一)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非正义性
(二)分析了社会非正义性的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三)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不正义的社会
(四)指出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无产阶级实现社会正义的途径
七、本章小结:形成时期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实现了对西方传统正义思想的反思、批判与超越
(二)正义哲学思想伴随唯物史观的演变而演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