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语并列结构的生成研究

英语并列结构的生成研究

  • 字数: 190
  • 出版社: 上海交大
  • 作者: 关珊珊
  • 商品条码: 97873133082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理论语言学研究,映射形式句法和形式语义的接口问题,涉及并列结构中存在的成分外置问题、多项式并列的合并分组与多重语义问题、too的分布问题以及不同类型副词的位置问题,同时在看似脱节的线性结构和层级结构之间建立链接点。本书主要观点如下:1)并列结构是“求同存异”的结构体,“求同存异”的特征组构是并列结构的限制条件。“求同”在于并列项的语义类型、携带的语法特征及其在层级结构中所处的句法位置;“存异”在于并列项携带的语义特征和所处的句法层级。2)明确了并列连词and的句法功能:其一是借助强制性空位;其二是借助共享特征和共享成分,使进入空位的并列项呈现出“求同存异”的特性;其三是and作为提取并列项所携带特征的指令,使并列项位置被无限制复制。3)指出并列结构的生成源于并列的递归功能。任一XP皆可无限递归,递归的方式之一便是添加CoP对自身进行复制。在XP的无限递归过程中,并列连词[Coand]是传递特征的通道,将C2的特征传递给C1,乃至整个并列结构。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且论证了并列结构的生成模式。本书理论性相对较强,适合对形式句法学和句法分析感兴趣的研究生、博士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关珊珊,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英汉语言对比。博士毕业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语言学专业和延边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于延边大学英语专业。关珊珊,博士,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语言学专业访问学者。现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兼任河南省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专家委员会理事、河南广播电台大象国际传播中心多语种译制专家、河南国际传播中心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形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神经语言学和二语习得。
目录
第1章 关于并列结构的起始探讨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方法 1.4 本书结构 第2章 文献述要 2.1 引言 2.2 关于并列结构的限制条件 2.3 并列连词and 2.4 并列结构的相关生成分析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生成语法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 3.3 X界标理论与层级结构 3.4 LCA与句法结构的线性排序 第4章 并列结构的内部关系 4.1 引言 4.2 并列的结构类型 4.3 并列项之间的关系 4.4 并列项与and之间的关系 4.5 并列项与并列结构之间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并列结构的外部关系 5.1 引言 5.2 并列结构的句法分布 5.3 并列结构的形式特征 5.4 并列结构(作为整体)的外部关系 5.5 并列项的外部关系 5.6 共享成分与and的合取功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并列结构的生成模式 6.1 引言 6.2 并列项与and之间的亲疏关系 6.3 并列项之间的层级关系 6.4 “and C2”的句法定位 6.5 共享成分的特性与并列层级 6.6 并列结构的生成模式及句法属性 6.7 本书模式能解决的具体问题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引言 7.2 本书的主要发现及创新点 7.3 本书研究的局限性 7.4 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及方向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