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有效的经营者

有效的经营者

  • 字数: 231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宋志平
  • 商品条码: 9787111762522
  • 开本: 16开
  • 版次: 1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眼睛向外,是开源,是多赚钱,是从市场中汲取“三桶水”。而管理是眼睛向内,是节流,是少花钱,是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20世纪是生产管理的时代,企业主要依靠管理提高效率,而当今是经营管理的时代,企业主要依靠经营提高效益。20世纪,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出在管理不善上,而进入21世纪以来,大多数企业的问题则出在经营无方上。企业无法用过度的管理弥补经营的缺失,无法用管理的勤奋代替经营的懈怠。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出正确的选择,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工作上,而把管理工作下移给部下,要从管理转向经营,这不是说管理不重要,而是经营更重要。本书作者结合自己40年的企业实战心得、近年来对数百家企业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有效经营者的概念和逻辑,并总结了有效经营者的5项任务、10大能力和16条常理,对我国身处经济转型期的企业家、管理者、创业者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企业经营管理专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他经营企业40年,先后把两家企业带入世界500强。他推动的水泥重组整合实践入选哈佛案例库,他归纳总结的三精管理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br />宋志平还是三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理事会理事。他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做企业实践教授,著有《经营方略》《问道管理》《企业迷思》《三精管理》等多部著作。宋志平以卓越的成绩先后获得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石川馨—狩野奖、《财富》CEO终生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目录
序 言<br />第1章 从管理到经营<br />管理的成就<br /> 20世纪的“管理百年”<br /> 中国管理的热潮<br /> 我的管理实践<br />21世纪的变局<br /> 不确定性与脆弱性<br /> 我国经济的转型<br /> 企业面临的三大变化<br />有效经营者的任务与能力<br /> 从管理转向经营<br /> 有效经营者的五项任务<br /> 有效经营者的十大能力<br />第2章 正确选择<br />战略即选择<br /> 战略关乎企业生死存亡<br /> 战略旨在取得竞争优势<br /> 战略要有取舍<br /> 公司层面的五大战略<br /> 业务层面的五大战略<br />选业务的原则<br /> 专业化是企业立身之本<br /> 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对立统一<br /> 业务选择归核化<br /> 业务选择的三大原则<br />选人用人的逻辑<br /> 以德为先,以才为主<br /> 重用“痴迷者”<br /> 人才培养的精髓<br /> 领导者的六力修炼<br />第3章 有效创新<br />创新的本质<br />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br /> 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br /> 资本是创新的杠杆<br /> 科技创新的逻辑<br />创新的原则<br /> 创新要有效益<br /> 创新要有目的<br /> 创新要有组织<br /> 创新要有基础和管理<br /> 创新要把握机遇<br />创新模式的选择<br /> 自主创新<br /> 集成创新<br /> 持续性创新<br /> 颠覆性创新<br /> 商业模式创新<br />创新文化的培育<br /> 深圳创新的启示<br /> 创新文化的特点<br /> 让企业成为创新的沃土<br />第4章 资源整合<br />联合重组<br /> 让联合重组变成有机重组<br /> 联合重组应以盈利为出发点<br /> 混合所有制是联合重组的重要途径<br /> 联合重组的四大原则<br />机构整合<br /> 机构整合是基础<br /> 机构整合的精干化原则<br /> “两材”重组后的机构“三减”<br />业务整合<br /> 剥离非主业<br /> 合并业务同类项<br /> 关注未来业务发展格局<br />市场整合<br /> 行业内卷破解之道<br /> 从竞争到竞合<br /> 三分天下原则<br /> 区域市场整合之法<br />管理整合<br /> “三五”管理整合<br /> 管理整合的八大工法<br /> 格子化管控<br /> 三精十二化<br />文化整合<br /> “三宽三力”文化<br /> 文化上不能另搞一套<br /> 收人先收心<br /> 文化融合的原则<br />第5章 创造价值<br />价值创造的内功<br /> 产品市场的利润创造<br />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br /> 五优飞轮效应<br /> 深耕细分领域<br /> 品牌创造价值<br />资本运营<br /> 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br /> 资本市场的力量<br />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本运营<br /> 资本市场的新规律<br />重视价值管理<br /> 利润是价值的基础<br /> 价值管理的五大要领<br /> 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共生<br /> 重视分拆和回购提高价值<br />建设高质量的上市公司<br /> 完善治理<br /> 提升核心竞争力<br /> 专注主业<br /> 稳健经营<br /> 回报投资者<br />第6章 共享机制<br />企业的目的<br /> 做企业要以人为中心<br /> 不应片面强调股东利益至上<br /> 企业的目的是让社会更美好<br /> 站在道德高地上做企业<br />企业发展离不开机制<br /> 机制是激活企业的“金钥匙”<br /> 机制改革需要开明的“东家”<br /> 国企改革的最后一扇门<br /> 混改的关键是转换机制<br />共享机制与觉醒企业家<br /> 从激励机制到共享机制<br /> 建立共享平台<br /> 共享机制的实践<br /> 觉醒企业家<br />第7章 回归常理做企业<br />做企业的四大主义<br /> 秉持务实主义<br /> 坚守专业主义<br /> 坚持长期主义<br /> 弘扬人本主义<br />做企业的四大核心<br /> 做强核心业务<br /> 打造核心专长<br /> 建设核心市场<br /> 开发核心客户<br />做企业的四支队伍<br /> 建设一支有企业家精神的干部队伍<br /> 培育一支有科学家精神的技术队伍<br /> 组建一支有“四千精神”的营销队伍<br /> 锤炼一支有工匠精神的员工队伍<br />做企业的四大风险<br /> 防范周期性风险<br /> 减少决策性风险<br /> 警惕资金链风险<br /> 规避大企业病风险<br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