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 字数: 58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庞颖|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9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0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高校招生主 体性地位”为核心问题开展 研究。首先,基于主体性哲 学、组织制度理论、教育主 体哲学等澄清“高校招生主 体性地位”的内涵,并结合 中国国情、考情,搭建分析 框架。其次,在对近十所高 校史料、五百余份政策文本 进行分析,对七家考试招生 机构、十七家高校的三百余 位利益相关者开展访谈后, 从历史、制度、实践等视角 澄清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 位的现实情状,从“早发内 生型”“公共性”“价值二重性 ”等视角剖析其困境,进一 步探讨其内在基础与基本保 障。最后,提出强化中国高 校招生主体性地位应遵循的 逻辑框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主体性哲学与高校招生主体性 一 主体性哲学的相关内容 二 高校招生主体性的基本问题 三 高校招生主体性及其典型表现 第二节 组织制度理论与高校招生的制度性 一 组织制度理论的相关内容 二 高校招生的组织制度基础 三 高校招生的制度性特征 第三节 教育主体哲学与高校招生的教育性 一教育主体哲学的相关内容 二 高校招生教育主体性的基本问题 三 高校招生的教育性特征 第四节 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内涵与分析框架 一 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内涵 二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历史检视 第一节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历史变迁 一 起始期(1895—1949年):“自主”的大学 二 摇摆期(1950—1976年):“自主权式微”的大学 三 探索期(1977—1998年):“具有一定招生余地”自大学 四 突破期(1999—2013年):“初具自主权”的大学 第二节 历史视域下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审视 一 由行政权力主导的教育行政部门 二 专业性“迷失”的考试招生机构 三 招生“乏力”的高校 四 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与高校的主体间性分析 第三节 历史视域下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困境 一 “早发内生型”的中国高考制度 二 “早发”:中国高考制度的历史性 三 “内生”:中国高考制度的情境性 四 “症结”:高校招生主体性之误读 第三章 中国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国家高校考试招生政策分析 一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 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政策逻辑 三 国家政策对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高校考试招生组织结构分析 一 国家高校考试招生组织的构成要素 二 国家高校考试招生组织的结构特征 三 国家高校考试招生组织与高校招生的行为互动分析 第三节 高校招生制度文本分析 一 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内的招生制度文本 二 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制度文本逻辑 三 高校招生制度对高校招生主体性地位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