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批判与实践(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

批判与实践(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

  • 字数: 20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刘建璋|
  • 商品条码: 97875227368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批判与实践是马克思意 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本质属性 ,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教 育理论的生成依据和本质范 畴。回归马克思关于意识形 态教育相关论述的考察,有 助于从理论源头提供更有说 服力的逻辑论证和历史证明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 马克思准确无误地廓清了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 立场、观点和方法。回归马 克思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经 典文本并加以解读阐述,这 对当下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 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 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立场 第一节 人民性立场 2.1.1 一切为了群众:“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 2.1.2 一切依靠群众:“形成革命群众” 2.1.3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渗透到群众之中” 第二节 科学性立场 2.2.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怪想” 2.2.2 坚定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内在一般规律” 2.2.3 坚持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三节 革命性立场 2.3.1 革命意识:“资产阶级害怕群众的觉悟” 2.3.2 革命力量:“它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 2.3.3 革命理想:“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渍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 第3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对象 第一节 理论批判 3.1.1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这个民族坚决摒弃了德国古典哲学” 3.1.2 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 3.1.3 对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 第二节 阶级批判 3.2.1 对资产阶级的批判:“资产者成为他们的公开敌人” 3.2.2 对小资产阶级的批判:“它摇摆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 3.2.3 对农民阶级的批判:“必定要越来越紧密地靠拢无产阶级” 第三节 制度批判 3.3.1 以“旧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批判:“公然违反普遍承认的公理” 3.3.2 以私有制为代表的经济制度批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异化劳动” 3.3.3 以意识形态为代表的文化制度批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3.3.4 以市民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制度批判:“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逻辑 第一节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起点 4.1.1 “现实的人”:“必须把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 4.1.2 “无产阶级”:“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 4.1.3 “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奴役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第二节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中项 4.2.1 精神批判:“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4.2.2 武器批判:“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4.2.3 方法批判:“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 第三节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终项 4.3.1 实现人的完全回复:“消灭异己的本质” 4.3.2 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私有制” 4.3.3 人的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5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的批判功能 第一节 揭露功能 5.1.1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颠倒:“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5.1.2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 5.1.3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社会关系只是为了私有制而存在” 第二节 唤醒功能 5.2.1 唤醒阶级自觉:“立即唤醒人民和社会摆脱因循守旧的状况” 5.2.2 唤醒反抗意识:“立即唤醒一切被压迫民族起来要求独立和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5.2.3 唤醒革命热情:“巴勒莫人民的流血起义唤起了他们的伟大革命回忆和热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