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儒家哲学探源(对几对重要哲学范畴之演进的研究)

先秦儒家哲学探源(对几对重要哲学范畴之演进的研究)

  • 字数: 21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杨庆中|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91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祖、帝,德、 天,仁、礼,性、命四对范 畴,运用唯物史观、范畴解 析、结构主义等方法,从发 生学的视角,对先秦儒家思 想,尤其是其中天人问题的 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 索。本书对于发掘儒家思想 根脉,梳理早期儒学特质, 进而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 生和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对 于探源中华文明基因,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具有现 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杨庆中,1964年生于河北藁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经学研究所所长。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周易经传研究》、《周易解读》、《周易与人生》、《孝:生生不息的爱心》、《从中西会通到本体诠释——成中英教授访谈录》等专著多部,其中《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周易经传研究》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祖与帝 第一节 祖神崇拜 一 祖神的意义 二 释“祖” 三 祖先与生殖神 四 祖神的形成及实质 第二节 帝神崇拜 一 帝神的作用 二 祭祀活动的内化与帝观念 三 地上王权的折射与帝观念 四 方国联盟的政体与帝观念 五 祖帝之关系 第二章 德与天 第一节 以德为本 一 释“德” 二 周公对德的新认识 三 德的内涵 四 德的演化 第二节 以天为宗 一 天与帝 二 天的作用 三 天的道德意义 四 天与祖先、时王的关系 五 天不可信 六 天观念的分化 第三章 仁与礼 第一节 仁学逻辑 一 仁观念的产生 二 仁学逻辑的起点 三 仁学逻辑的展开 四 仁学逻辑的准则 五 仁学与理想人格 六 仁学与人生境界 第二节 礼学源流 一 周公对礼的贡献 二 春秋时期的礼 三 孔子对礼的新认识 四 孟、荀对礼的新发展 第四章 性与命 第一节 人性自觉 一 生与性 二 世硕等人的人性论 三 孟子对告子的批判 四 孟子性善说的思维秘密 五 荀子的性恶论 六 庄子后学的人性自然论 第二节 天命自觉 一 孔子的知命论 二 墨子的非命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