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

东亚海域一千年:历史上的海洋中国与对外贸易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 陈国栋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807133971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藉诸大海的联系,千百年来,中国沿海居民断断续续地同海外许多国家进行着种种不同形式的交往,构建着丰富多彩的海洋文明。本书在时间上以清代前期的十七、十八世纪为重心,往前追溯月至宋朝、向后延伸到鸦片战争前夕,时间跨度约一千年,意在较长的时空架构下,寻找中国人参与海事活动的轨迹,探究海洋中国的发展态势。本书内容有考证,有分析:在经济、贸易之外,更扩及人员的互访与文化的交流。 旧的论题、如郑和下西洋,作者提出新的看法,从追寻苏木、胡椒与长颈鹿来探讨船队成行的动机。 新开发的论题,如在讨 论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中,指出中文常见的“公司”一司,早在十七世纪以后就已成为马来文的字根;再如中国人何时开始食用海参等等,于严肃的学术意义之外,另具一般性的趣味。 涉及了中国与东南亚、欧洲地区的交往,特别注重广州厦门的对外贸易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对中国在古代亚洲的海洋贸易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了深入的探讨。 对广东十三行历史上最显赫的人物潘启官一世及他的儿子潘有度,1834年被西方人视为世界首富的伍秉鉴都有详细的评价。
作者简介
陈国栋,台湾省台北县人,就读于台大历史系和美国耶鲁大学。曾经在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与荷兰莱登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目前任职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史与海洋史。
目录
导言 航道与靠泊港 商品与人员的流动 文化交流 结语 一  谈熙宁十年注辇与三佛齐入贡中国事??关于地华伽罗 熙宁十年注辇与三佛齐入贡中国事??关于地华伽罗 历史谜团的答案 朝贡的目的 注辇、三佛齐与中国之间的船运与贸易 结语 二  宋、元史籍中的丹流眉与单马令??以出口沉香到中国而闻名的一个马来半岛城邦 关于“登流眉” 关于单马令 登流眉与单马令 登流眉沉香 元末以后有关登流眉的中国记载 结语 三  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动机:苏木、胡椒与长颈鹿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时代前期两百年间苏木与胡椒的供应 长颈鹿??郑和船队与非洲 郑和般队的目的地:南亚与东南亚 结语 四  从四个马来词汇看中国与东南亚的互动 亚班(Abang) 客伙(kiwi) 公司(Kongsi) ?舡(Wangkang) 结语 附录:两件与“公司”及“wangkang”有关的资料 五  十七世纪日本的丝割符制度与中日间的生丝贸易 贸易商 丝割符制度 结语 附录 六  雪爪留痕??十八世纪的访欧会人 清初的先驱造访者(1735年以前) …… 七  清代前期(1644-1842)海洋贸易的形成 八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对进出口商品的管理 九  1780-1800:中西贸易的关键年代 十  1760-1833年间中国茶叶出口的习惯做法 十一  清代中叶广东行商经营不善的原因 十二  吉代中国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广东洋行福隆行的个案研究 十三  潘有度(潘启官二世):一位成功的洋行商人 十四  清代中叶厦门的海上贸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