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越卡夫丁

跨越卡夫丁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袁秉达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584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研究“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问题,旨在凸显马克思晚年提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大胆设想,十月革命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之具有内在联系。既研究俄国式“跳跃”发展与中国式“跨越”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又研究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与西方模式现代化道路的联系与区别,深刻总结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探索经验教训与发展规律的认识。
作者简介
袁秉达,1950年11月出生,从事党校教学工作40年。现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成员。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1项国家课题、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专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源》200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获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2013年在俄罗斯以俄文版公开出版发行;2016年在新加坡以英文版公开出版发行。兼任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目录
序 徐觉哉
第一章 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品格
第二节 巴黎公社革命的初步尝试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提出了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初步设想
第二章 十月革命开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探索
第一节 十月革命胜利开辟了世界社会主义新纪元
第二节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及其方法论特色
第三章 列宁“最后的书信”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难题
第一节 《给代表大会的信》与执政党建设和改革
第二节 《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与计划经济法治化思考
第三节 《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与苏联国家统一的战略思考
第四章 列宁“最后的文章”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思考
第一节 《日记摘录》与文化建设
第二节 《论合作社》与经济建设
第三节 《论我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跳跃式发展
第四节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与民主政治建设
第五章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是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深刻领悟
第二节 布哈林阐释列宁“政治遗嘱”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作为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
第六章 “列宁的预言”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一节 列宁对中国革命的预言与指导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第三节 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创新
第七章 从“列宁的思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与理论突破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拓展和与时俱进
第三节 在新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整合与创新特点
第五节 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第八章 风从东方来:世界社会主义百年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节 源与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源和流变
第二节 成与败:汲取苏联演变教训的警示和走自己路的定力
第三节 建与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四节 赶与超:实现社会主义的完全巩固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附录一 学术界关于“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研究述评
附录二 学术界关于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的研究综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