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史新探

古史新探

  • 字数: 26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杨宽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386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杨宽主要的散篇论著,汇编为《古史探微》,从土地制度到行政制度,从年代到文献,从神话到诸子,论题亦甚丰富。所录皆作者关于古史研究方面学术价值较高、很有代表性的论文,涉及先秦及秦汉政治、经济、学术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他对古史神话传说的研究,被日本学者高度评价为从疑古派中出现,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开拓“新释古派”的“新境地”。
作者简介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靠前至第三届副理事长。 
目录
序言
论西周时代的农业生产
一西周的农业生产工具
二西周农田的垦耕
三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
四结语
关于西周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讨论
一关于西周的主要耕具——来和耜
二关于西周的农业生产技术
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中的三种不同主张——兼论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一关于西周封建领主制论
二关于西周“古代东方型”奴隶制论
三关于西周典型奴隶制论
四关于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论西周时代的奴隶制生产关系
一西周的奴隶有三类,数量相当大,主要来自掠夺和征服战争
二西周的奴隶从事于农业、手工业和开发山泽等主要生产
三保留有“村社”残余形态的“井田”单位——“邑”和“里”,实质上已成为被奴役、榨取的单位,居民已成为一种集体奴隶
四结语
附录一释“臣”和“鬲”
附录二“人鬲”、“讯”、“臣”是否即是奴隶?
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
一论井田制是古代村社的土地制度
二论井田制的实行地区
三论井田制中的定期平均分配份地制度
四论井田制基础上的古代村社组织
五论古代村社的公共生活
六结语
试论西周春秋间的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一《周礼》中的乡遂制度
二春秋时代各国的乡遂制度
三西周时代的“六自”、“八自”和乡遂制度的关系
四乡遂制度和社会结构
试论西周春秋间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
一宗庙制度
二族墓制度
三姓氏、名字制度
四族外婚制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
五嫡长子继承制
六族长主管制
七家臣制度
八宗法制度下贵族的各种相互关系
我国古代大学的特点及其起源
一我国最早的小学和大学
二西周时代大学(辟雍)的特点
三大学(辟雍)的起源
四教师称“师”的来历
“籍礼”新探
一“籍礼”的具体礼节及其性质
二“籍田”和“籍礼”的来历
三“籍”、“租”、“助”的变化
四结语
“冠礼”新探
一“冠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二“字”的来源及其意义
三三次加冠弁的意义
四结语
“大蒐礼”新探
一“大蒐礼”原为借用田猎来进行的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
二“大蒐礼”具有“国人”(公民)大会的性质,是当时推行政策、加强统治、准备战争的重要手段
“乡饮酒礼”与“飨礼”新探
一“乡饮酒礼”的特点
二“乡饮酒礼”的起源及其作用
三“飨礼”为高级的“乡饮酒礼”
四由“乡饮酒礼”和“飨礼”推论“礼”的起源和“礼”这个名称的来历
“射礼”新探
一“乡射礼”具有军事教练的性质
二“大射仪”为高级的“乡射礼”
三“射礼”起源于借田猎来进行的军事训练
四“射礼”具有选拔人才的目的
附录关于射“不来侯”或“不宁侯”问题
“贽见礼”新探
一“贽见礼”的特点
二“贽见礼”的源流
三“贽”的作用与“命圭”制度
四“贽”的授受仪式的作用与“委质为臣”制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