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儒家哲学知识论体系研究

先秦儒家哲学知识论体系研究

  • 字数: 3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崔宜明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2503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既有的根据西方哲学知识论体系来处理中国传统哲学的习惯,打通认识论学说、本体论学说、人性论学说和理想人格学说、道德关系学说和社会政治学说之分野,根据中国传统哲学自身的理论思维方式、以“天人关系”、“心性关系”、“义利关系”和“名实关系”为骨架来重构先秦儒家哲学知识论体系,及其在现实性与理想性、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知识论特征。
作者简介
崔宜明,男,1955年10月生。安徽桐城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出版有《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述》、《庄子答客问》、《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合著)、《中国哲学思想》(合著)、《伦理学大辞典》(副主编)等著作。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及中国哲学史等领域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原儒精神论
第一节博施于民与“仁”
第二节浩然之气与“义”
第三节情文俱尽与“礼”
第二章天人之辩
第一节知我者,其天乎
第二节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
第三节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第三章心性之辩
第一节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第二节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
第四章义利之辩
第一节可食而食之与何必日利
第二节欲不待可得与以义制利
第五章名实之辩
第一节士不可以不弘毅
第二节必也正名乎
余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参考文献
附录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哲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