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认识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认识和实践

  • 字数: 1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作者: 曹泳鑫 著
  • 出版日期: 2015-01-01
  • 商品条码: 97875486073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时代之思·中国研究”丛书之一。书稿从梳理和呈现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宝贵经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历史进程与理论发展,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来概括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所进行的艰苦努力,以可靠的史实来呈现九十年以来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事件、思想、著作及背景。
作者简介
曹泳鑫,法学博士,副研究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2000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思想史,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等。在《现代国际关系》、《政治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欧洲》、《世界民族》、《开放时代》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专著:《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人的思想
第一节 中国人早期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学说的认识演变
一、中国人对社会主义运动、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最早认知
二、中国人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认识上的混乱
第二节 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革命思想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条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
一、马克思主义成为新中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普及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第一节 近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变革的重要节点
一、旧传统观念和思维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三次冲击和变革尝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影响
一、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劳动者创造财富
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变革或文化教育改造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第三章 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第一节阶级自觉与工人运动的组织领导
一、脑力劳动的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曲折历程和历史局限
第二节 农民问题与农民运动的组织领导
一、对待农民问题的不同看法
二、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和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文化战线的斗争
一、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性质论战的外部思想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内的认识分歧与论战
三、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延伸和扩展
四、科学的国情判断和正确的道路抉择
第四节 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党对军队的领导
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新型军队改造
二、马克思主义的建军思想
一、文化危机、文化觉醒与现代化的文化运动
二、文化改造与社会变革的内在统
三、文化抉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革新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性
二、多学科的体系更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学术的构建原理
第三节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曲折发展
一、新中国文化改造的历史承续与改革开放后文化的多样化
二、新的挑战与文化建设的新使命
三、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和前进方向
四、坚持唯物史观,摸索思想文化新规律、应对新变化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解放和妇女解放
第一节 中国的民族解放与民族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二、新中国的民族政策着眼点
第二节中国的妇女解放和妇女工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主张
二、新中国的妇女解放和妇女发展
第六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认知的难解之缘
一、社会主义具有现实基础和顽强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认知
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社会主义观的纷繁复杂
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主义认知和实践探索
一、中国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探索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认识和实践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当代命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认知中国的钥匙
二、马克思主义是先进分子在市场经济中实现自我超越的思想武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当代境遇
一、世界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不良解读模糊了人们的视线
三、“核心”与“社会流行”之间差别扩大化的现实环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一脉相承和点睛之笔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梦的基本原理和行动指南
三、近现代世界大国崛起的规律性要素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与中国特色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