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

  • 字数: 98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印)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著;徐志摩 等 译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471312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0
定价:¥2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泰戈尔眼中的中国》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于1924年来华时在北京、上海等地所作演讲、谈话的合集,讲话主题包括诗人生涯、自由理想、精神文明的价值、中印两国友谊、亚洲的团结和发展、教育理念等,其中部分篇目为当时任陪同翻译的徐志摩所译。本书语言平易近人又富含哲理,体现了泰戈尔对中国的深切情谊以及对爱与美、和平与自由的追求。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全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他在19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861年,他出生在印度加尔各答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在家人的影响下,他酷爱文学,13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部诗剧《普里特比拉吉的失败》,虽没有发表,但已显示出了文学家的潜质。
1878年,他前往英国留学。同年,发表长诗《诗人的故事》和《旅欧书札》。1880年3月,他学成回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他最主要的作品是诗集,他的一生中,共创作过50多部诗集,被尊称为“诗圣”。其诗歌除了意境优美之外,还饱含哲理,令人读后余味无穷。这些诗集中,最著名的要数《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等。
他的诗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强烈反响,获得了普遍的赞扬。1913年,他因英文诗集《吉檀迦利》而获得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泰戈尔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非常大,他的《飞鸟集》等诗歌很早就被翻译到了中国,他本人也曾数次来到中国,和徐志摩、林徽因等诗人有良好的交往。
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著名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目录
关于我
1 举起精神自由的旗帜
2 我的诗人生涯
3 诗人的宗教
致主人
1 第一次的谈话
2 飞来峰
3 团结的愿望
4 真理是精神的长明灯
5 正义是永恒的真理
致学生
1 保持孩子的新奇感
2 朴素的信念
3 你们要远离物质主义的毒害
致教师
告别辞
1 和谐是心之间的联结
2 友谊的记忆
文明与进步
真理
附录一
从友爱上寻光明的路
东方文明之危机
东方文明之发扬
爱为济世良方
巨人之统治及扑灭“巨人”
佛教与东方文化
我之教育方法
附录二
欢迎太戈尔
泰戈尔
个人对于泰戈尔之感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