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单位犯罪司法实证研究

单位犯罪司法实证研究

  • 字数: 21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翔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410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立法上单位犯罪概念不明确、主体不妥当、刑罚不合理是影响司法现实的三个主要因素,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单位犯罪不明确的应然存在范围、单位犯罪中自然人错误的定位以及模糊的定罪量刑标准。
作者简介
李翔,江苏省泗洪县人,上海市曙光学者,华东政法大学“韬奋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博士后出站。曾任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分管公诉、金融检察、研究室工作),兼任上海市杨浦区委工作特别助理。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比较刑法与靠前刑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导论:域外学说与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英美为代表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一)英国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二)美国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二、德日为代表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一)德国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二)日本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三、意大利为代表的法人犯罪学说及立法模式
第一章解构视角一:犯罪论
一、立法评述与学说争议
(一)我国单位犯罪论层面的立法评述
(二)我国单位犯罪论层面的学说争议
二、单位犯罪法官释法的理性选择
(一)基于司法解释的实证考察
(二)基于司法问卷的实证考察
三、聚焦案件——单位犯罪的真实反映
(一)基于单位犯罪刑事判决的综合考察
(二)理性分析:严格遵循或灵活变通
第二章解构视角二:刑罚论
一、量刑制度
(一)单位犯罪量刑制度的缺位与困境
(二)制度缺位背景下的单位犯罪量刑考察
(三)坚守与暧昧:立法量刑制度缺位背景下的司法实践
二、刑罚种类
(一)刑罚种类的思辨分析
(二)逻辑假设:以上述思辨分析内容为要素
(三)实证检验
第三章解构视角三:罪刑各论
一、实然维度单位犯罪犯罪圈的量化分析
(一)规范文本的法条集合
(二)立法背后的政策导向探寻
二、应然维度单位犯罪犯罪圈的量化分析
(一)单位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案件介绍与司法对策
(二)司法背后的政策导向探寻
三、立法解释的出台及司法适用
(一)立法解释与两个司法解释的关系
(二)立法解释与《会议纪要》关系
第四章解构视角四:刑事程序
一、刑事程序文本规范分析
(一)刑事程序文本的法条集合
(二)刑事程序文本规范分析
二、刑事司法困境实证考察
(一)关于单罚制单位犯罪诉讼主体的确定
(二)关于被告单位诉讼代表人
(三)关于单位犯罪案件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四)关于单位犯罪案件辩护权的行使
第五章解构视角五:犯罪学论
一、单位犯罪现象统计划分——以司法案例为样本
(一)作为单位犯罪的基数——单位犯罪潜在主体的划分和集中
(二)单位犯罪现象的司法现状统计
二、趋势与问题
(一)单位犯罪总体数量持续增长
(二)单位犯罪类型集中
(三)单位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增大
三、分析与对策
(一)单位犯罪现象成因分析
(二)单位犯罪预防政策现状
(三)单位犯罪预防对策
第六章解构视角六:司法对于立法扬弃的反思
一、影响单位犯罪司法现状的因素探寻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不明确
(二)单位犯罪主体不妥当
(三)单位犯罪刑罚体系不合理
二、单位犯罪司法现实的理性反思
(一)单位犯罪的应然范围界定不明
(二)单位犯罪中自然人的应然定位
(三)定罪量刑标准不明确导致法官适法过程中解释难度大
第七章单位犯罪的重构——基于实证与思辨的双重视角
一、路径一:立法层面的重构方案
(一)单位犯罪存在的应然范围
(二)单位犯罪主体的重构
(三)单位犯罪刑罚体系的完善
(四)单位犯罪刑事程序的完善
二、路径二:司法层面的重构方案
(一)当前单位犯罪存在的实然范围
(二)单位犯罪行为的认定
(三)单位主体变更与消灭后的刑事责任认定
(四)单位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
(五)单位犯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
(六)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
三、我国单位犯罪重构方案的应然选择
(一)单位犯罪重构的目标
(二)单位犯罪重构的路径
附录:单位犯罪司法实证问题研究报告——以上海2010-2012年为样本的分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