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抄袭·模仿·为何又畅销(文学报·新批评文丛)

抄袭·模仿·为何又畅销(文学报·新批评文丛)

  • 字数: 1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文学报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580937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数十篇激情四射的文艺批评汇编,基本内容大致有四,一是文学新作的文本分析,多以贾平凹、刘心武、王安忆、毕飞宇等名家为“靶标”,言辞犀利,敢说真话,往往一针见血,从而在文坛上造成激烈反响;二是对抄袭、模仿,然而又畅销的所谓“郭敬明现象”等各种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多以鞭辟入里见长;三是围绕“范曾事件”展开的讨论;四是有关部分热点影视戏剧的批评。题材纷纭,议论风生,足备文学爱好者、文坛关心者和文化研究者多端而取。
目录
新批评第一期
2011年6月2日
精英写作的悖论和特权
――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古炉》/邵燕君
怪力乱神的奴性哲学
――贾平凹《古炉》片论/王晴飞
《古炉》:“珍品”还是“赝品”/方岩
文学批评:若无盛气会怎样
――从《西夏咒》被不实“包装”看批评生态/李建军
不该发生的失误――《刘心武续红楼梦》的几个问题/石磊
意识到的思想即艺术――与孙绍振先生商榷/李伯勇
寄语《新批评》/胡鸣
作为艺术的摄影/倪德云
红色影视剧的误区与出路/王国杰
新批评第二期
2011年6月16日
抄袭?模仿?为何又畅销?/黄平张卉菁
消费时代的“怪兽”
――读郭敬明《爵迹》/丛治辰
对郭敬明的“隔靴搔痒”/张岩雨
针对个体的批评为何如此艰难?/肖鹰
“意识到的思想即艺术”?/刘绪源
由散文年选兼谈当下散文的问题/刘军
失衡的女性颠覆写作
――张爱玲的《小团圆》“小”在何处/何雪英
《功夫熊猫》给中国动漫业带来什么?/郑周明
影视创作能否不当“啃老族”?/陈先义
新批评第三期
2011年7月7日
《天香》算不算小说?
――再论王安忆/黄惟群
写回去与写上来
――评王安忆长篇小说《天香》/胡晓
“年选”如何“选”?
――对刘军先生文章的几点看法兼谈我的散文观/李晓虹
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雪漠
批评家不妨“深居简出”/樊发稼
对《中国新诗总系》的三点质疑/古远清
名著翻拍:表述底线和文化责任/沈杏培
也说“郭敬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匡生元
新批评第四期
2011年7月21日
“范曾大师”:跳蚤升天?
――评范曾的绘画与观念之谬/肖  鹰
追诉鲁迅/贺绍俊
从肖传国买凶到范曾告状/刘春田
范曾事件回顾/唐思慧整理
文学评论中的“瞎子断匾”/张瑞田
“流水线作业”与“工厂化生产”
――网络文学是否还有他路可走?/冯正荣
“合理想象”的尴尬
――说说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张立国
虚构社会与非虚构文学/卢永和
谁弄丢了戏曲传统?/陈昌友
新批评第五期
2011年8月4日
《朱雀》:有野心,无耐心/李丹
《朱雀》:用西方“虚构”一个南京/王晴飞
经验仿制、中产滥情与抛向历史的媚眼
――谈谈《朱雀》和《德律风》/方岩
作者说《朱雀》/金莹整理
文学大败局中的匆匆过客/朱白
艺术批评呼唤责任感和气度/谢春彦 傅小平
传统文学期刊的硬通货/颜妍
从“理解力比想象力更重要”谈起
――与毕飞宇商榷/廖令鹏
“类型”有限,文学无疆
――也谈文学的“类型化”/周强
课本到底该讲些什么?/王国华
《落花生》写作上的问题/梁建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