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谈股论经:中国证券市场基本概念辨误

谈股论经:中国证券市场基本概念辨误

  • 字数: 2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陆一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76018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陆一君的这本书,和他上一本著作《闲不住的手——中国股市体制基因演化史》一样,都是他从中国证券市场发轫之初开始介入至今,20多年来孜孜不倦地观察、研究、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所不同的是,上一本书是从历史的纵向沿革,严谨而又独到地叙述了中国证券市场发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而这一本书,则是从制度的横向剖面,深入而又全面地辨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制度安排中几组基本概念的误读、误判、误植和误导。从中,陆一力图想要表明的是,中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整个社会转型中所存在的制度缺失。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讨论和辨析的仅仅是跟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相关的七组基本概念。
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市场体制安排的关键处,就给整个中国股市的现状造成了诸多矛盾冲突、并给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参与市场的各类投资者头脑中,使得市场参与者无法弄清楚自己所跻身的市场生态环境是否适宜自己,老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
这些基本概念的模糊不清,存在于市场监管者的头脑中和行为出发点上,使得市场基本制度设计和监管体系安排往往南辕北辙、抓小放大……
作者在本书中尽可能彻底地揭示清楚了这些概念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过程。
作者简介
陆一,中学毕业即下乡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在农村参加高考被录取回城。 20世纪80年代初,陆一在共青团上海市委研究室工作,80年代中期进入《世界经济导报》,历任记者、编辑、编委、要闻部副主任;在《世界经济导报》工作期间,曾被评为首届(1988年度)“上海市十佳记者”,获1988年度上海市“好新闻奖”,并主编《球籍:一个世纪性的选择》一书。 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陆一一直工作在证券界,现供职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 在中国大陆近30年的社会、经济、政治演变过程中,特别是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陆一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研究者和记录者,参与并亲历了诸多历史事件……
目录
引言
第1章 证交所与证监会
一、催生我国证券市场(证交所)的是1989年的政治风波
二、促成中国证监会建立的是新股认购抽签表酿成的社会冲突
三、“327事件”使得中国证券市场形成统一的垂直行政管理体系
四、从相关的法律规章演变和具体执行来看中国股市监管制度安排的特色
第2章 发行与上市
一、发行与上市的概念界定
二、全球主要证券市场有关发行与上市的制度安排和演进
三、我国发行与上市制度的演变
四、相关法律和规章的变化和界定
五、我国证券市场发行与上市制度形成的历史因素
六、用发行监管替代上市监管的制度性含义
七、市场发展实践要求政府监管机构执行《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第3章 “大小非”与“大小限”
一、似是而非但必须区分的概念和定义
二、历史遗留的“非流通股”
三、股改后新产生的“限售股”
四、在全流通和限售股等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的观念
五、解决“大小非”和“大小限”问题需要制度变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