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 字数: 3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吴波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081108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是共同犯罪形态与犯罪停止形态两大理论的交叉与融合,其研究对象是根据共同犯罪和停止形态两个理论标准,对具体特定共性特征的犯罪形象进行相应分类所形成的特殊犯罪形态。本书研究内容既包括不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也包括不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下犯罪参与者的定罪与量刑。与其相关联的理论问题基本涵盖了各个层级的刑法理论,贯穿着整个刑法理论体系。
目录
导言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写作目标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四、本书的研究方法
五、本书的特色之处
第一章 缘起: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犯罪形态的理论体系梳理
一、犯罪形态的本质
二、犯罪形态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共同犯罪形态的理论体系梳理
一、犯罪参与体系:单一上E犯体系与二元犯罪参与体系
二、正犯与共犯的区分标准
第三节 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体系梳理
一、犯罪停止形态的涵义及其存在范围
二、犯罪停止形态的特征
第四节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体系定位∞
一、正犯、共犯区分:以定罪量刑问题为出发点dO
二、行为的停顿理沦:以犯罪停止形态为落脚点
第二章 构造剖析: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构成
第一节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构成关系之比较
一、横向比较:以英美双层次犯罪论体系与德日三阶层理论体系为视角
二、纵向沿革:以我国台湾地区犯罪论体系历史沿革为视角
三、对我国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的分析
第二节 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下共同犯罪停止形态分析
一、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化思考
二、以发展的态度坚持并完善我国的四要件理论
三、四要件体系下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构成分析
第三章 研究展开:共同犯罪的完成形态
第一节 正犯的构成要件及其完成形态的判断
一、正犯的分类
二、正犯完成形态的构成分析
三、正犯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二节 共犯的构成要件及其完成形态的判断
一、共犯的本质
二、共犯对正犯依附关系的思辨
三、共犯完成形态的构成分析
四、共犯完成形态的处罚
第四章 研究深化: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第一节 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一般理论
一、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与共同犯罪形态、犯罪未完成形态间的辩证关系
二、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是相对于单独既遂犯罪的修正形态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预备形态
一、共同犯罪预备形态成立的一般条件
二、各类共同犯罪人的预备形态
三、共同犯罪预备形态的处罚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未遂形态
一、共同犯罪未遂形态成立的一般条件
二、各类共同犯罪人的未遂形态
三、共同犯罪未遂形态的处罚
第四节 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态
一、共同犯罪中止形态成立的一般条件
二、各类共同犯罪人的中止形态
三、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的处罚
第五章 理论辩证:立足于类型观的思考
第一节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中类型观的引入
一、引入类型观对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的价值
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类型观的生成
第二节 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类型观的运用
一、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类型观对于刑法理论的借鉴
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类型观对于刑事立法的考量
三、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类型现对于刑事司法的引导
结语
附录一 共同犯罪、犯罪停止形态相关刑法条文以及立法、司法解释
附录三 外国刑法典相关法条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