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晋唐小楷集

魏晋唐小楷集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作者: 靳永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474229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國書法藝術中,楷書按其形體大小分爲小楷、中楷、大楷三種。小楷通常指兩釐米以內見方的楷體小字。小楷作爲楷書的一種,始於漢末三國,成熟於兩晉,完備於隋唐,流傳發展至今。關於楷書的產生和發展,康有爲在《廣藝舟雙楫》中說:“真書之變,其在魏、漢間乎?漢以前無真書體。真書之傳於今者,自吳碑之《葛府君》及元常(鍾繇)《力命》《戎輅》《宣示》《薦季直》諸帖始,至二王則變化殆盡,以迄於今,遂爲大法,莫或小易。”六朝以降,這種新書體被稱爲真書、正書。至唐代,真書這種書體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被人們當作學習摹仿的楷模,因而又被稱爲楷書。
三國時期魏國鍾繇,取法東漢民間隸書的一些書寫方式,對漢隸“蠶頭雁尾”的寫法進行省略性的改造,開闢了一條由隸書向楷書轉化的途徑。他的代表作《薦季直表》《宣示表》《賀捷表》《還示表》《墓田丙舍帖》等小楷作品,字形扁方,富有隸書意趣,佈局大小相間,疏朗自然。鍾繇對楷書書體的變革,對後世楷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被後人尊爲“楷書鼻祖”。
東晉王羲之的小楷取法鍾繇而又別開生面。從傳世的《黃庭經》《樂毅論》和《東方朔畫讚》等刻帖我們不難看出,王羲之的小楷,其用筆藏露結合,結體平正寬博,章法追求整齊工穩,風格端莊秀逸。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後來終成大家,與父親合稱“二王”。王獻之的傳世小楷名作《洛神賦十三行》,用筆變其父親的內擫而爲外拓,結體寬綽舒展而又靈動多變,章法採取縱有行、橫無列的形式,行與行、字與字之間揖讓有序、顧盼生姿。
進入唐代以後,楷書臻於鼎盛,出現了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楷書大家,雖然他們的楷書成就主要表現在中楷和大楷方面,但他們的小楷也一如他們的中楷和大楷一樣,表現出了不俗的功力。歐陽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瘦硬剛勁、法度嚴整,虞世南《破邪論序》的秀雅溫潤、閒逸平和,褚遂良《陰符經》的沉著茂密、端妍飄逸,顏真卿《小字麻姑山仙壇記》的寬博方正、莊嚴穩健,柳公權《太上老君常清靜經》的瘦硬爽利、清癯精勁等,都充分體現了書家小楷書的斐然成就,成爲後世小楷愛好者的良好範本。
此次我們輯入的魏晉唐小楷十四種,分別來自《停雲館帖》《鬱岡齋帖》《快雪堂帖》《星鳳樓帖》《越州石氏本》以及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和日本三井氏聽冰閣舊藏本等有名刻帖,現加以影印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鑑賞。
作者简介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東章丘,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學院,跟隨蔣維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讀古文字與書法方向的研究生,獲博士學位。著有《書法研究的多重證據法》《藝術之旅》《老子解說》《孟子譯注》《古文觀止》《楊沂孫篆書在昔篇》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爲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曾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泰山文藝獎、劉勰文藝獎、山東省“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稱號。
目录
《魏晋唐小楷集》无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