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

  • 字数: 24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珍英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382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列宁曾经说过:“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接近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靠前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他还说过:“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资本论》的逻辑即辩证逻辑。列宁的话表明,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不掌握马克思的辩证逻辑,就不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刘珍英著的这本《辩证逻辑--资本批判的利器》试图在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的辩证逻辑,为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问题”提供分析工具。
作者简介
刘珍英,上海市委党校靠前分校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恩经典著作和马克思方法论研究,曾在和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导论 困境与出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背景与本书思路
第一章 什么是辩证逻辑
第一节 “对话”的根源
一、苏格拉底的概念辩证法
二、柏拉图的理念辩证法
三、为什么产生形式逻辑
第二节 “是”的逻辑对存在的遗忘
一、思维和存在(是)的关系
二、形式逻辑:“是”的逻辑
三、对象、现实、感性与人的存在
第三节 先验逻辑与二律背反
一、先验逻辑的产生
二、先验逻辑的核心:先天综合判断的逻辑
三、二律背反:思维矛盾现身
第四节 思辨逻辑:“扬弃”的逻辑
一、思维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扬弃的普遍性
二、思维与存在同一的逻辑
三、思辨逻辑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辩证逻辑:对立统一的逻辑
一、从绝对精神的活动到人的活动
二、从思维矛盾到生活矛盾
三、由扬弃到辩证否定
四、从《手稿》看辩证逻辑对思辨逻辑的超越
第二章 逻各斯病变:资本对生活世界的颠覆
第一节 劳动与人的生成
一、劳动的存在论涵义
二、劳动的历史嬗变与logos的生成
三、劳动的异化
第二节 普遍交换与社会有机体形成的逻辑进程
一、自然经济社会与感性思维
二、商品交换的发展:个别、特殊、一般的逻辑进程
三、社会结构变迁:普遍联系的建立
第三节 抽象劳动主体化与资本世界的形成
一、抽象劳动的形成:资本的逻辑前提
二、从质到量:对价值量的追逐
三、抽象的极致:虚拟经济和虚拟财富
四、抽象劳动导致私有财产
五、价值主体化即抽象劳动主体化
第四节 资本的二重性:对立统一的逻辑行程
一、肯定的方面
二、否定的方面
第五节 生活世界的抽象化
一、拜物逻辑:抽象统治世界
二、自我被掏空:精神的沉沦
三、同一性逻辑:社会存在的失落
第六节 从否定的方面理解生活世界的客观要求
一、否定生活世界就是否定抽象化
二、被颠覆的世界亟待颠倒回来
三、资本的逻辑蕴涵自我超越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辩证逻辑
第一节 异化劳动学说
一、从“异化”概念到“异化劳动”概念
二、异化劳动学说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第二节 共产主义学说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共产主义学说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第三节 剩余价值学说
一、剩余价值的产生: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的“二律背反”
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自否定性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结构
第四节 副本与原本双重批判
一、现实批判与资本
二、理论批判与《资本论》
第五节 资本的前提与范围
一、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的范围
第四章 辩证逻辑的真实意蕴(上)
第一节 对话而非独白
一、从概念辩证法到形式逻辑的变化
二、思维矛盾不可排除
三、辩证逻辑:人与世界的双向对话
第二节 总体性而非片面性
一、“事实”与“现实”:知性概念与辩证概念
二、从“实体即主体”到“对象性即主体性”
三、总体性视域中人的存在图景
第三节 生成而非构成
一、生成的涵义
二、辩证逻辑与历史的生成本质一致
第四节 批判而非实证
一、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批判
二、批判与发展相结合的批判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
第五章 辩证逻辑的真实意蕴(下)
第一节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资本与工具理性的泛滥
二、辩证逻辑与价值理性的复归
第二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与资本同谋:自然科学陷入危机
二、科学精神的人文维度
第三节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一、科学研究的两条道路
二、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个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
一、二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
二、辩证逻辑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
第六章 辩证逻辑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世纪之辩
一、波普尔的误解
二、辩证逻辑视阈中的因果性与规律性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当代意义
一、关于“《资本论》的逻辑”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逻辑
结语 辩证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一、“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脑”与“看不见的人”
二、毁灭还是拯救?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