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

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

  • 字数: 35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编者:刘宪权 著 刘宪权 编
  • 商品条码: 978720815335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时代正悄悄向我们走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其中的刑事风险包括可能使得部分传统犯罪的危害性发生量变,可能会导致新的犯罪形式产生,以及人工智能产品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脱离人类控制,进而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刘宪权主编的《人工智能——刑法的时代挑战》即针对人工智能时代刑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回应,如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注意义务即刑事责任风险,针对人工智能产品具体罪名的设置、针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刑罚种类等问题。
作者简介
刘宪权,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职务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刑法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品质学科刑法学的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刑法学研究,重点研究经济犯罪、涉信息网络犯罪、职务犯罪等领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首席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项和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独著和参著学术著作50余部,科研成果曾分别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二、三等奖,全国法学科研成果二、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很好教材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法学评论》、《政法论坛》、《法学》、《法律科学》、《现代法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法制日报》等核心期刊和非常不错报刊发表论文800余篇。
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国家‘万人计划’)”、曾获“全国优选工作者(全国劳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领军人才”、“重量教学名师”、“全国很好教师”、“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宝钢教育基金全国很好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荣获“中国法学高产作者”,并连续十九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全校学生投票评为“我心目中的很好教师”。
目录
   第一编 未来能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

人工智能时代的“内忧”与“外患”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事责任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和责任分配

智能汽车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无人驾驶汽车刑事风险的刑法应对

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汽车应用的刑事风险与责任

第二编 智者见智: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新题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行为道德伦理与刑法规制

涉人工智能犯罪刑法规制正当性和适当性的路径

人工智能发展的类型化与刑事责任

人工智能致损的法律责任

强弱人工智能产品刑事责任认定规则

人工智能犯罪中的刑事归责原则

刑法对人工智能应秉持的理性态度

智能机器人的法律定位及其权利审视

人工智能在人身危险性测评中的功能

第三编 人外有人:人工智能时代的责任主体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主体的重新解构

智能机器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及刑事责任

人工智能体的刑事主体资格

对认知人工智能体刑事处罚的依据与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理念反思

人工智能刑事责任主体的差异性

第四编 创所未创:人工智能时代的刑罚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刑罚体系重构的法理基础

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与刑罚体系的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法律风险及刑法应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