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文集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文集

  • 字数: 69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星云大师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2080906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是江苏扬州人,1927年生,十二岁于南京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本书是大师弘法七十年来,为了佛教,为了回报护法、朋友们的一点心意供养。
内容简介
    《在人世与出世之闯》收集了星云大师近十年来,有关佛学义理的研讨,对佛教前途发展,及对金球融和与和乎有关的论议。
    上册收录大师从人间佛教角度。对戒定慧三学、菩萨四弘誓愿、六度之论述,也提出佛教对生命、生死,生活的看法;同时,将大师十几年来,每年于靠前佛光会所发表的主题演说,阐述人我相处之道、世界和平、自觉行佛等论议,一并收录其中。
    下册以佛教的发展、前途与未来,作精辟之阐述,也对人问佛教建设的蓝图、自然生态、宗教立法等,提出刍议。
    本书是大师弘法七十年来,为了佛教,为了回报护法、朋友们的一点心意供养。从中不难看出大师一生弘法的智慧,与其实践人间佛教的菩萨理念。
目录
第一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上)
第二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中)
第三章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下)
第四章  论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义
第五章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
第六章  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第七章  佛教的慈悲主义
第八章  禅门的自觉教育
第九章  中国文化与五乘佛法
第十章  三皈五戒的人间意义
第十一章  佛教的生命学
第十二章  佛教的生死学
第十三章  佛教的生活学
第十四章  欢喜与融和
第十五章  同体与共生
第十六章  尊重与包容
第十七章  平等与和平
第十八章  圆满与自在
第十九章  自然与生命
第二十章  公是公非
第二十一章  人间与生活
第二十二章  发心与发展
第二十三章  自觉与行佛
第二十四章  化世与益人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第二十六章  佛教兴学的往事与未来
第二十七章  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
第二十八章  比丘尼僧团的发展
第二十九章  人间佛教的蓝图(上)
第三十章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
第三十一章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第三十二章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
第三十三章  佛教与自然生态(下)
第三十四章  佛教与花的因缘
第三十五章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一讲)
第三十六章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二讲)
第三十七章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三讲)
第三十八章  佛教的前途在哪里(第四讲)
第三十九章  以忍为力
第四十章  生命的密码
星云大师中外文著作一览表
摘要
    这个事例主要是说明,戒律的受持固然是基于信仰而来,但是根本还是出自不伤害生命、不侵犯他人的慈悲心。例如受持五戒,能予他人无畏施;因为我持戒清净,他人便毋须担心受到我的侵犯,所以"五戒"又称"五大施"。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受持五戒的人,不但能感得二十五名善神护佑等无尽的利益,而且是"自他两利",例如:不杀生,则自增慈悲心,他不失命;不偷盗,则自不败德行,他不失财;不邪淫,则自家眷属和谐,他不失节;不妄语,则自己不损信用,他不毁誉;不饮酒,则自不伤智慧,他不受侵犯。

    此外,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途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一般人信仰佛教,莫不希求长寿、发财、名誉、家庭美满、子孙满堂等等,如果舍弃了受持五戒而向诸佛菩萨祈求所愿,无因怎么会有果呢?因此受持五戒,从消极上看,好像是束缚;若从积极面来看,其实"持戒者,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实有无限的利益。

    持戒的利益虽多,但是在现实生活里,有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持守五戒,因而不敢学佛受戒。例如,开布店的人,经常遇到顾客上门买布,在看过布料后总会问道:"你卖的布会褪色吗?"这时候如果照实说会褪色,生意必然做不成,因此有时候只好打方便妄语。也有农夫说: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不得不喷洒农药,驱杀害虫,如此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