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天文学史

中国天文学史

  • 字数: 191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遵妫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280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3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系统、全面、详尽论述中国天文学史发展的专著,不仅有宏观的理论方面的探讨,如对中西古代天文学的渊源、派别、异同的研讨、天文学与哲学的关系;而且更注重微观的具体的研究,如对中国历代天文学史作了系统的阐述,对星象、星图做了全面详尽的阐释。该书的特点是对星象、星图,以及对靠前星座等天文学知识作了通俗浅近的阐述,使得深奥的天文学变得浅显易懂,为广大天文学爱好者铺就了走向科学殿堂的阶梯。
作者简介
陈遵妫,中国现代天文学家。字志元,福建省福州人。1901年9月16日生。1926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同年回国。从事天文工作五十多年,对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创建作出了贡献。三十年代,他先后参加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昆明凤凰山天文台的筹建工作。曾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总秘书、理事长、《宇宙》杂志总编辑等职务,主持过《天文年历》的编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兼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负责人。1955年筹建北京天文馆,并任馆长。陈遵妫著译甚多,主要有《流星论》、《大学天文学》、《恒星图表》、《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中国天文学史》等专著,普及读物有《星体图说》、《宇宙壮观》等。
目录
(上册)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概说
一、“天文”一词的涵义
二、天文学研究的对象
三、天文学的特征
四、天文学的分类
第二章中西古代天文学
一、中西古代天文学的渊源
二、中西古代天文学的派别
三、中西古代天文学的异同
四、中外古代天文知识的交流
第三章天文与哲学
一、宇宙是物质的
1.宇宙的物质性
2.宇宙的统一性
二、宇宙间的物质是运动的
三、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性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天文例证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宇宙及其规律的可知性
3.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东西
4.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5.三个基本规律的例证
第二编中国古代天文学
第一章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占筮
一、阴阳说与《周易》
二、五行说
第二章中国古代天文学与算学
一、天文学家又是算学家
二、《周髀算经》
1.著作年代的考定
2.版本的流传
3.世人的评价
4.经文简释
5.《周髀》的研讨
(子)实测与推算
(丑)晷影测量
(寅)一寸千里
(卯)日照十六万七千里
(辰)七衡六间
(巳)北极璇玑
第三章中国历代天文学简介
一、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二、夏商周天文学
三、秦汉天文学
四、魏晋南北朝天文学
五、隋唐天文学
六、两宋天文学
七、辽金元天文学
八、明代天文学
九、清代天文学
……
第三编星象
第一章星官
第二章《天官书》的五官
第三章四象
第四章三垣
第五章二十八宿
第六章近南极星
第七章银河
第八章佛典中的星象
第九章星数
第十章古今步天歌
第十一章十二次
第十二章分野
第十三章星经
第十四章星图
第十五章星名的考定
第十六章国际通用星座
附表1三垣二十八宿三书异同表
附表2石氏星经中外官校勘表
附表3宋代星官距星星名表
附表4凌犯纪事考定的星名表
附表5三垣二十八宿星名星数表
附表6中西星名对照表
附表7西中星名对照表
附表8恒星专名对照表
第四编天文测算
第一章观象授时
第二章坐标体系
第三章日躔月离
第四章日月交食
第五章日食计算原理
第六章交食观测
第七章天体观测
第五编天象纪事
第一章中国天文史料普查整编工作
第二章日食纪事
第三章月食纪事
第四章太阳纪事
(下册)
第五章慧孛客星纪事
第六章流陨纪事
第七章五星动态纪事
第八章极光
第六编历法
第一章历的要素
第二章古代历法
第三章少数民族历法
第四章世界历法概况
第七编历书
第一章古历书
第二章时宪书编造法
第三章“天书”般的黄历
第四章迷信历注
第八编灵台与仪象
第一章灵台
第二章测景器
第三章璇玑玉衡
第四章漏壶与漏刻
第五章浑仪与浑象
第六章现存的古代仪象
第九编古人论天
第一编天地起源说
第二章天旋地动说
第三章汉代论天三家
第四章六朝论天三家
第五章《天问》及其后学
第十编中国近代天文学史
第一章中国近代天文事业奠基人——高鲁
第二章紫金山和凤凰山两天文台创建人——余青松
第三章天文研究机构
第四章天文教育机构
第五章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第六章观测
第七章研究及研究论文
第八章出版物
第九章感想与期望
第十一编中国现代天文学史简介
第一章天文研究机构
第二章天文教育机构
第三章天文普及阵地
第四章群众学术团体
第五章今日台湾省天文事业
附录:近代(公元1911-1948年)书刊所载论文题目索引
跋一、《中国天文学史》编写过程
跋二、中国特色的阴阳历
编后话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