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问道语文课

问道语文课

  • 字数: 26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程永超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16937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7
定价:¥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问道语文课/教育研究论丛》一书是作者程永超从近十年发表的百来篇文章中遴选融合而成。内容全部在国内语文界刊物上发表,不少还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期刊转载。遴选整合后的内容已不再是原先独立成篇的文章,而是融合成“语(语文)文(课文)课(课堂)”这一平实而厚重的建筑,这一建筑由三大主体构成。
“语文”是地基,涉及“语文—老师—读书—作文—考试”等基本构成要素,渗透的是笔者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
“课文”是支柱,选取了通行教材版本中的经典篇目,从全局到个体,从整悟到断章,对课文进行语文教学视域下的文本诠释。
“课堂”是顶层。从课论到镜头,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录,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类文体,是前者“语文”和“课文”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呈现。
三大主体贯穿于一条“文化语文”的主线,全书以文化传承的视角来观照语文,以中国文化思维来解读课文,以无形氛围、格调、气韵来经营课堂。这也就使得“问道语·文·课”≠“语文+课文+课堂”,而是“语文×课文×课堂”。
作者简介
  
目录
上编 问道语文
辑一 语文
语文:“学你有何用?”
语文:“阅读教学”辩证
语文内容:“教学什么”
语文现象:“练熟还生”
语文思维:“归纳—演绎”
辑二 老师
比较:医生、教师和语文
反省:面对“过去的老师”
个性:语文老师的“专业”
学生:遗忘的“弱势群体”
辑三 读书
小说教学:寻找文体特质
诗词鉴赏:一个比字了得
戏曲传承:在尴尬中突围
语言理解:语境中的词义
古文阅读:如何走出困境
文言教学:行于文言之中
辑四 作文
本质:作文是什么
教学:寻找你的写作图式
实践:为你自己写一本书
尝试:构建立体式教学模型
辑五 考试
考前:高考复习进行时
考中:换位思考来答题
考后:试卷讲评有效率
中编 问道课文
辑一 整悟
“节选课文”:从《社戏》(节选)教学说起
“一篇课文”:基于语文性的《鸿门宴》阅读
“一本课文”:可以这样教《(论语)选读》
辑二 断章
《赤壁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贬谪人生风景异
《最后的常春藤叶》:情感逻辑背离情节发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内容辨析
《陈情表》:情真亦须“陈情术”
《廉颇蔺相如列传》:“渑池会”的背后
《鸿门宴》:第三只眼看刘邦
《孔雀东南飞》:“四体康且直”?
《寡人之于国也》:探究“之”语义
下编 问道课堂
辑一 课论
“做课”
“做”课
课堂“废话”
课堂“原生态”
三问语文“新课堂”
作文“课堂”五点思考
辑二 镜头
一句诗中读境界――《人生的境界》教学叙事
让细节绽放精彩――《项脊轩志》教学叙事
含蓄,也是一种力量――《纪念刘和珍君》教学片段
阿Q,色狼乎?――《阿Q正传》教学片段
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平凡之中见新意,意到笔随显真情――《随笔》作文教学设计
寻觅散文教学的情感“链”――《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高考诗歌鉴赏》课堂实录
找一个“话题”代替――《名人传序》课堂教学实录
贴着学生教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代跋 语论:问道回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