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庄子哲学的精神

庄子哲学的精神

  • 字数: 296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赟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384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庄子哲学的精神》一书是作者多年研读《庄子》的重要成果。全书共有八章构成,聚焦于《庄子·天下》与内篇,主题虽然多样,却也体现内在逻辑的一贯性。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化”的思想为中心,深入体察庄子哲学的思想世界。“与化为体”意味着无执无著,也意味着滋养、蓄养为其存在样式的生活,这样的生存论与“化”的生命政治学加以连接,就有了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
作者简介
陈赟,男,1973年12月生,安徽怀远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哲学、道家哲学、王夫之哲学和古典政治哲学,代表著作有《中庸的思想》、《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现时代的精神生活》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言//001
第一章《庄子·天下》与内圣外王之道//007
一、道术与方术之辨//012
二、神、明、圣、王与道术的进路//020
三、生命存在的类型与政教的人性基础//029
四、圣人何以是人类政教文明之中枢//042
第二章《逍遥游》的鲲鹏寓言与人的自由//055
一、鲲鹏的第一次出场//057
二、鲲鹏寓言的第二次重言//066
三、鲲鹏寓言的第三次出现//076
第三章从“是非之知”到“莫若以明”:《齐物论》与认识过程的升进//085
一、吾与我:两种不同的主体//086
二、“成形”、“成心”与“我”的形构//090
三、是非与彼此的扬弃:从“知”到“明”的升进//093
四、结论:天籁的开显//099
第四章“庖丁解牛”与养生的大义//101
一、技与道//103
二、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一:所见无非牛//107
三、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二:目无全牛//114
四、庖丁解牛三部曲之三:更无牛//116
五、“三年”与“十九年”之“数”//123
六、无厚有间//125
七、游刃有余//132
八、养刀之道:“释刀”、“提刀”、“善刀”与“藏刀”//136
九、庖丁解牛与“缘督以为经”//140
第五章“不知之知”与“非人之人”:《应帝王》与庄子的政治批判//143
一、“不知之知”与王道的批判//145
二、“有虞氏”与“帝道”的批判//166
三、“泰氏”与“帝道”的上出//190
第六章“浑沌之死”与“帝”、“王”政治典范的终结//201
一、德与礼:“帝”与“王”政教实践的理念纲领//205
二、“浑沌之死”与德礼政教典范的困境//220
第七章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与新主体观//235
一、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236
二、身体与主体的新构想//240
三、毕来德的问题意识、背景视域及批判性反省//246
第八章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庄子哲学中的本体与主体//255
一、言说天道的正当方式//257
二、无体之体:天道的本性//270
三、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287
参考文献//305
后记//31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