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制度环境与中国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制度环境与中国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 字数: 17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健 著;干春晖 丛书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2081402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制度改革和比较优势转换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本书系统地构建了制度环境影响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检验,识别了在我国制度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研究发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都对中国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技术密集型产业、契约密集型产业以及高产品复杂度的行业具有动态比较优势。这些产业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是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所在。因此,政府应在有效甄别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积极的改革和扶持,为这些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作者简介
干春晖,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美国雷鸟靠前工商管理研究生院1998年至1999年间访问学者。曾应邀到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法国蒙皮里埃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等学校进行访问研究。曾任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上海财经大学靠前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与政策、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企业并购与重组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和《“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经济优选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和《“十一五”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多项。近年来,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企业策略性行为研究》、《产业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并购经济学》、《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管理经济学》等著作和教程30多部,主编《中国产业经济评论》、《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6-2016)。论文《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所指导的学位论文《靠前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获全国百篇很好博士论文奖。
王健,男,蒙古族,1985年出生,河南南阳人。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人员。曾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经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任宏观研究部分析师。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制度改革与比较优势的转换
第二节相关概念阐述
第二章制度与动态比较优势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第二节制度与比较优势的关系
第三节制度影响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
第三章我国制度与比较优势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中国整体的制度环境
第二节中国各地区的制度环境
第三节中国各产业比较优势的演变及现状
第四节制度与产业比较优势——历史分析
第四章制度环境影响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理
第一节文献回顾
第二节理论框架
第三节制度密集度的行业异质性
第四节小结与评论
第五章正式制度与中国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一节制度、技术密集度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二节制度、资本密集度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三节制度、契约密集度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四节制度、产品复杂度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五节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非正式制度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一节政企关系、产品复杂度与企业出口
第二节诚信环境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三节行业协会与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案例分析
第一节《可再生能源法》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诉讼费交纳办法》与产业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信用环境与金融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例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本书主要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