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复盘甲午

复盘甲午

  • 字数: 429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鼎杰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396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3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鼎杰著的《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修订版)(精)》是一部从战争史和战略学角度专论中日甲午战争的专著。全书以战略学为知名品牌,以扎实的政治学、军事学、战略学和历史学知识为基础,利用中日英俄等多方档案材料和相关人员的日记、回忆录,并广泛吸收靠前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借用围棋的复盘概念,从15个环节对甲午战争进行了角度新颖、内容全面、有力度、有深度的战略推演,力图拨开战争迷雾,澄清战争细节,深入揭示胜败真相,从而更深刻地剖析这场改变中日历史走向的战争,并从中汲取应有的历史教训。此修订版主要对成欢和平壤之战结合新发现的史料作了修订,对全书结论部分进行充实,并收入多张珍贵高清的作战图作为文字的有效补充。
作者简介
王鼎杰,青年学者,战略智库不错研究员,《世界军事》战略纵论专栏有名评论员,“凤凰军机处”军事谈话节目特约嘉宾,凰家智囊团“鼎力推鉴”系列讲座主讲人,搜狐历史一军事频道特约顾问。著有《复盘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对抗十五局》、《李鸿章时代》、《当天朝遭遇帝国:大战略视野下的鸦片战争》等书。
目录

引论战争不复盘,历史无殷鉴
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对比
中日败战研究对比
战争史该如何研究?
历史可假设,战争须复盘
第一局近代中日对抗格局之形成
第一节交邻之道
第二节从绝域到近邻:变化中的中日关系
第三节走向对抗之路
第四节胜败检讨:战略认知不对称的形成
第二局地缘支点之争
第一节地缘支点与地缘意识
第二节近代中日地缘认知的不对称
第三节四大支点
第四节近代中日的支点之争
第三局战略机遇之争
第一节战略、战略机遇与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不对称的和平机遇期
第三节晚清战略困局的形成与破局机遇的出现
第四节英俄博弈送来的搭车机遇
第五节历史的可能性
第六节李鸿章的战略设计
第七节对抗焦点的转向
第四局军事转型之争
第一节19世纪的陆海军转型
第二节中国军事转型观的缺陷
第三节中日陆军转型对比
第四节晚清海军发展的认知与实践
第五节日本海军发展的认知与实践
第六节竞争焦点的再度转向
第五局购舰竞赛
第一节杀手锏思维与购舰竞赛的实质
第二节难以规避的竞争
第三节急则治标的购舰竞赛
第四节日本的再反超
第五节何以日本不再等待
第六局半岛危机与出兵竞争
第一节战略的“余味”与“鬼手”
第二节从壬午到甲午(一):朝鲜危机的演变
第三节从壬午到甲午(二):对抗模式的形成
第四节甲午年的出兵竞争
第五节得失检讨
第六节出乎意料的转折
第七局调停引发的明争暗斗
第一节英俄调停与“以夷制夷”
第二节李鸿章的误算
第三节攸关全局的“治孤”
第四节失去的机会
第八局开战法理之争
第一节被忽略的机会
第二节李、袁的失机
第三节日军的行动
第四节得失检讨
第九局丰岛海战
第一节海战回顾
第二节必然的结果,不必然的态势
第三节威慑的魔咒
第四节进兵计划与海军部署的变更
第五节海战态势的最终形成
第六节未曾发生的历史
第十局成欢之战
第一节失去的胜利
第二节日军一线兵力优势的丧失
第三节战前双方的兵力调度
第四节战场及双方的兵力部署
第五节战斗经过
第六节两军脱离接触后的运动
第七节战斗检讨
第十一局中日战争计划对比
第一节兵力对比与战场态势
第二节清廷之战争指导机构与战争计划
第三节日本之战争指导机构与战争计划
第四节实践之检讨
第十二局平壤之战
第一节会战回顾
第二节外线与内线
第三节日军视角的检讨
第四节清军视角的检讨
第五节平壤城下战斗的再检讨
第六节平壤败战的影响
第十三局大东沟海战
第一节海战回顾
第二节中日海军武器代差的形成
第三节中日海军战术代差的形成
第四节9月17日海战的战理分析
第五节日本联合舰队的失误
第十四局金旅之战
第一节败战之惑
第二节登陆与抗登陆作战的检讨
第三节花园口登陆前的清军战争指导
第四节花园口登陆后的清军战争指导
第五节金旅失守的战术检讨
第六节总结
第十五局终战的较量
第一节终战的要义
第二节清廷的终战指导
第三节日本的终战指导
第四节针锋相对的较量
第五节大溃败
第六节艰难的谈判与昂贵的一枪
第七节贻害百年的城下之盟
总结篇日本的甲午梦与中国的甲午病
日本的甲午梦
中国的甲午病
“以史为鉴”的再反思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