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研究

  • 字数: 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 作者: 吴颖 等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86109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著作运用内涵逻辑语义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吸取传统语言学的精华,从语言研究应用的角度探讨词汇语义所面临的问题。重点研究汉语单音形容词句法组合“A +N”定中式、“A +V”状中式、“V+A”动补式和“A1+A2”并列式的语义理解与生成,为中文信息句法的切分和标注提供组合语义信息和规则。
作者简介
吴颖,女,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对外汉语词汇语法及计算语言学。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创新科研等项目。在《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等杂志上发表语言学论文30多篇。著有《轻轻松松学语法――对外汉语语法纲要》。并主编、参编教材多部。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基于信息处理的语义研究
二 词汇语义的组合研究
三 现代语义学视野下的词义研究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 选题意义
二 应用价值
第二章 “A +N”形名式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及模式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形容词与名词分类研究
二 形名组合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A单+N”二字组合的定量分析
一 统计方法及原则
二“A单+N”组合的相关定量分析
三“A单+N”组合的词性分布统计
四 小结
第四节 “A单+N”二字组合的语义关系
一 基于后现名词性成分的“A单”的语义分类
二“A单+N”二字组合的语义生成分析
三 小结
第五节 基于实例的“A单+N”的逻辑语义分析
一“红+N”的逻辑语义分析
二“高+N”的逻辑语义分析
三“新+N”的逻辑语义分析
四 小结
附录 “A单+N”二字组合中的“A单”与“N”语义关系
第三章“V+A”动补式句法组合的语义理解与生成
第一节 学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重点
一 学界相关的研究现状
二 本文研究重点
第二节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定量分析
一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界定
二 操作原则及说明
三 小结
第三节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及透明度
一”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深层语义
二 “V+A”动补式二字组合的语义透明度
三 小结
第四节 基于实例的“V+A”的逻辑语义分析
一 “V+清”的逻辑语义分析
二 “V+正”的逻辑语义分析
三 “V+平”的逻辑语义分析
四 小结
附录 “V+A”动补式二字组合表
第四章 “A +V”状中式句法组合的语义研究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A单+V单”构词情况的界定及操作原则
一 操作原则及说明
二 A单的选择情况
三“A单+V单”复合词的确定 3
四 小结
第三节 “A单+V单”词义生成及透明度
一 引 言
二 “A单+V单”词义生成方式
三 “A单+V单”词义透明度序列
四 小结
第四节 基于前位A的“A单+V单”语义组合研究
一 前位A单的语义特征
二 前位A单的语义类型
三 基于A单的“A+V”二字组语义关系考察
四 小结
附录 “A单+V单”组合语义分类表
第五章 “A1+A2”同素近义并列式双音节形容语义组合
第一节 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 相关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A1+A2”组合语义、功能对比分析
一 A单与“A1+A2”组合语义关系分析
二 A单与“A1+A2”组合充当句法成分能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A1+A2”组合的结构分析
一 A1与A2的组合关系
二 A1与A2的组合规则
三 “A1+A2”组合的认知模式
第四节 近义单双音节形式并存的原因
一 双音节形式的成词机制
二 单音节形式未消亡的原因
附录 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表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