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训导与抗衡

训导与抗衡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 作者: 何方昱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58149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训导制既是抗战全面爆发后政府为加强对大学的控制而实施的一项关键措施,又是训政时期广义的党化教育的重要环节。20世纪40年代末期,训导制不但引发学生的强烈抗衡,更在原本默契的学人之间造成了隔阂与断裂。竺可桢与张其昀这样亦师亦友的学人很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抉择。本书以训导制为切入点,考察政党派系在大学校园中的权力斗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抗衡运动与学人政治认同危机。
作者简介
何方昱,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在《近代史研究》《学术月刊》《抗日战争研究》《史林》《求是学刊》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等学术刊物上以中英文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哲社课题各一项。专著《“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2008)获第六届上海历史学会学会奖(2009)。
目录
摘要1
绪论5
一学术史梳理5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9
三资料说明12
第一章国家权力的介入与导师制的兴衰16
一战前“军训强而训育弱”之窘境16
二郭任远管理浙大的失败19
三训育委员会与竺可桢首创导师制24
四导师制的困局30
小结33
第二章训导处的成立与训导长身份认同危机35
一训导处的设置35
二训导长的遴选37
三为“党国负责”的首任训导长姜琦42
四“为学生请命”的训导长费巩46
小结53
第三章国立大学与国民党地方党部的颉颃55
一浙大内迁及其与贵州地方党部的抵牾56
二“倒孔运动”中浙大与湄潭县党部矛盾再起65
三蒋介石下达手令与黔特会拘捕学生71
四重组训导处与浙大区党部的建立77
小结85
第四章三民主义青年团与大学校园中的党派之争88
一三青团浙大直属分团部的筹建88
二遵义游行中的三青团与马列主义小组93
三“面粉事件”与“费巩案”98
四夏令营与话剧团:三青团的运作模式105
小结109
第五章学生自治会与训导处的抗衡111
一《生活壁报》的创办与“训”、“导”失效111
二壁报危机与《学生壁报审查办法》的颁行113
三“两种权力存在于学校”与战后壁报风潮119
四战后训导长与训导处的维系123
小结137
第六章知识、权力与浙大史地学系的合分139
一南高渊源与竺张合力140
二课程设置与通才教育147
三权力重组与史地分离152
小结156
第七章鼎革之际的抉择:张其昀学术生涯的政治转型158
一、地理知识与人脉初结158
二、加入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初涉政界的顿挫162
三、“为学问而努力”与地略学研究166
四、“驱张运动”与渐趋政治中枢172
小结177
第八章训导制下的学人政治认同危机:去留之间的竺可桢179
一被迫入党与认同危机的产生179
二几次辞职与不堪重负182
三军警特务系统与学人的政治抉择186
小结191
结语193
征引文献19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