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红楼梦新证

红楼梦新证

  • 字数: 4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周汝昌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473709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1
定价:¥6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红楼梦新证》——根据一九五三年第三版首次简体字出版
红学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集大成之作,胡适、顾随、张伯驹一致赞赏的名著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此书。
■《红楼梦新证》在周汝昌先生去世周年之际推出,又逢《新证》问世六十三年,极具纪念意义。
■此书虽然是旧书新作,但其学术价值直到今天在红学界占有很高的地位,集中呈现周汝昌先生最重要的红学贡献。
内容简介
《红楼梦新证》撰写于1947年——1948年,约40万言,1953年9月由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连销三版,产生了很大影响。毛主席对这部书给予了相当的评价。
《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首部文史哲综合大型学术论著,奠定了新中国“新国学”的坚实基础。
《红楼梦新证》内涵所涉及极为翻富,它的最大特点是:史料搜集的丰富珍贵;填补、澄清、纠正以往研究的空白、模糊、混乱、讹误等处;揭示与阐释许多历史事变牵涉作者家世生平的重大关系以及各种事故背景对作者、作品的思想之影响及曲折表现。
作者的这部红学开山之作因其翔实的考证和缜密的思辨,被学界推为红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作者简介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天津人。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是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红楼小讲》《北斗京华》《诗词赏会》《诗词赏会二集》等数十部著作,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其中,《红楼梦新证》是他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影响深远。
目录
关于《红楼梦》的几点理解
写在卷首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旧社会里的种种歪曲
第二节重新认识《红楼梦》
第三节科学考证的必要
第四节珍秘材料一斑
第二章人物考
第一节点将录
第二节迷失了的曹宣
第三节一层微妙的过继关系
第四节几门亲戚
第三章籍贯出身
第一节丰润咸宁里
第二节辽阳俘虏
第四章地点问题
第一节贡院紧邻与禁城西北
第二节影影绰绰的大观园
第三节院宇图说
第四节南京行宫
第五节真州使院
第五章雪芹生卒与红楼年表
第六章史料编年——起自明崇祯三年(1630),讫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第七章新索隐
本章附录二十则
第八章脂砚斋
第一节脂批概况
第二节脂砚斋是史湘云?
第三节从脂批看《红楼梦》之写实性
第四节从脂批认识曹雪芹
附录一戚蓼生考
附录二刘铨福考
补遗
跋(周缉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