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叶隐闻书

叶隐闻书

  • 字数: 215.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山本常朝
  • 商品条码: 978756336525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8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特点]
    1. 《叶隐闻书》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源头、原典,论语体,重要性勘比儒家《论语》。
    2. 原文是古日语,艰涩难译,一直未引介过来。本书是靠前个中文译本,抢先发售在大陆推出。译文典雅清晰。
    3. 林少华、叶渭渠、王新生、茂吕美耶,鼎力推荐!
    4.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是日本人写给外国人看的,本尼迪特的《菊与刀》是美国人写日本的,都离原本精神甚远,而《叶隐闻书》原滋原味,告诉你日本人自己创作的经典如何讲武士道的。
    5.这是本让中国人震撼的书,无论你多么理性。借本书可以真正了解武士道,进而明白日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本书是一部武士修养书,也是一部作为近古日本特殊社会形态——“武士社会”的文化精神史书。它宣扬忠孝仁爱,主张大义与殉死,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日本武士道的特殊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构成现当代日本人的价值观之一。其糟粕,在20世纪中叶被军国当局恶用,成为鼓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重要原典之一。
内容简介
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源头。林少华、叶渭渠、王新生、茂吕美耶,鼎力推荐!
    西方古有骑士,华夏昔有侠士,日本旧有武士。三士三道,三种精神,三种境界。然前两者或倏然消散,或远偏江湖,唯武士道绵延不绝,广为流布。由幕蒲中堂而城下茶庵,由沙场刀弓而坊间弦歌,逐渐化为一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国民精神的特质。故欲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道。而这部《叶隐闻书》,正是了解和研究武士道的原典性文本,弥足珍贵。此番境内首译付梓,当为有识者识之乐之,是所望焉。――林少华(有名翻译家,译介村上春树作品靠前人)
    《叶隐闻书》是一部武士修养书,也是一部作为近古日本特殊社会形态――“武士社会”的文化精神史书。它宣扬忠孝仁爱,主张大义与殉死,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日本武士道的特殊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构成现当代日本人的价值观之一。其糟粕,在20世纪中叶被军国当局恶用,成为鼓动侵略战争的精神支柱。这是一部全面了解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重要原典之一。――叶渭渠(日本文学研究专家,译介川端康成作品靠前人)
    武士道是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对日本民族性的影响颇深,尤其是日本近代化过程中、以及今天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中、精神信仰中,都留下了武士道精神的印痕。欲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道。研究日本武士道者,必以《叶隐闻书》为首要。
    《叶隐闻书》成书于1716年(日本江户时代),共十一卷,是由佐贺藩主锅岛光茂的侍臣山本常朝口述,一个名叫田代阵基的武士用七年的时间笔录而成。主要为论语体,又称《叶隐论语》。《叶隐闻书》是武士道的经典,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源头。勘比儒家《论语》。
    《叶隐闻书》除了探讨武士的战术问题,主要是将武士的职业精神上升到一种人生境界,即武士生死的哲学高度。该书开宗明义:“武士道者,死之谓也。”赴死、忠义两全,是武士道的优选追求。
    这不仅是一部武士修养书,也是一部作为近古日本特殊社会形态“武士社会”的文化精神史书,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部全面了解日本、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重要原典之一。
作者简介
山本常朝,1659年生于日本佐贺藩,是佐贺藩武士山本神右卫门重澄七十岁时所生。九岁时做了藩主锅岛光茂的侍童,后一直忠心侍奉藩主。四十二岁时剃发出家,著述《叶隐闻书》。
    译者简介
    李冬君,历史学博士。主要著作:《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国权与民权的变奏——日本明治精神结构》(译著)等。
目录
狂与死的美学――《叶隐闻书》导读
叶隐闲谈
叶隐闻书 卷一
叶隐闻书 卷二
叶隐闻书 卷三
叶隐闻书 卷四
叶隐闻书 卷五
叶隐闻书 卷六
叶隐闻书 卷七
叶隐闻书 卷八
叶隐闻书 卷九
叶隐闻书 卷十
叶隐闻书 卷十一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