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光影言语/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 字数: 4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白睿文(Berry,M) 著;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 译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3376438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谢晋  我一直希望贡献最美好的东西……我一生的志业都希望经由我的电影。我的电影里美好的东西,给予他们一些希望。     田壮壮  我自己老有一种感觉,风筝挺像中国人,中国人有时候很希望能够飞起来,但又希望有人牵着他飞。离开这条线他反而飞不了……     陈凯歌  我觉得我所有电影的人物都是叛逆的,都是对社会怀疑的。都是对现存的环境挑战的,其实在《霸王别姬》里,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是非常典型的这样一个人。     张艺谋 说心里话,喜欢浓郁的颜色、强烈的颜色,我还真没有什么理论……是感性的选择胜过理性的选择……就是本能地喜欢。     候孝贤  当导演若不懂得编剧,基本上是吃亏的。变成只是技术上的,永远要仰赖别人,那样是很难的。你必须有想法、有结构,做导演一定需要这些。     杨德吕 我一直认为,电影或艺术本身,其实并不关联到国族性,只关联一件事,就是人性。对人类来说,电影提供了与生活经验最贴切的东西。     李安  我总爱拿烹饪比拟电影。拍片像是在办杂货……越好的食材在手,拍出你要的电影的机会越大。剪接是当你下厨时,你必须忘掉你在想什么……而不是把拍到的看成结果,那只是一部电影的烹调原料。     许鞍华  他(胡金铨)觉得导演的工作是在陶冶观众,不过他也认为导演不应认定电影的首要目标是商业,即便它必须是商业的。这些都是我向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事。     马丁•斯科塞斯  我看到白睿文对当代华语电影有着极高的热忱。而他似乎就是为这段历史留下新页的不二人选……这本著作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提供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而非局限一处)的绝佳写照。     大卫•波德维尔 白睿文与这些电影工作者极为珍贵的互动。以及他对中国文化和华语片历史的深厚学识,使他得以对这些主要创作者有寻根究底、洞见非凡的描画。
内容简介
众声多元的艺术写照, 华语电影的辉煌记录。     美国当代新秀学者对当代两岸三地二十位华语电影要人的深入访谈     大陆:谢晋、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张元、王小帅、贾樟柯、李杨     台湾:侯孝贤—朱天文、杨德昌、吴念真、李安、蔡明亮、张作骥     香港:许鞍华、关锦鹏、陈果、陈可辛、陈耀成。     这部杰出的访谈录,以探究各位华语电影工作者的重要作品为主,关注他们的成长岁月和美学追求,兼及艺术、商业和政治之间复杂交缠的关系,并展望全球化大背景下华语片的未来。在作者的精心准备的提问中,“第五代”、“第六代”、“台湾新电影运动”、“香港电影新浪潮”……这些华语电影“最好的时光”,如草蛇灰线,浮现在更宽广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之上。这本集子将为当代华语电影世界最杰出的一些导演的想法和理念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Michael Berry(白睿文),197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现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东亚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华语文学、电影、流行文化和翻译学。著作包括Speaking in Images: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makers(2005),《痛史: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的历史创伤》(A HistoryofPain:Trauma in Modem Chinese Fiction and Film,2008)与《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XJiaZhangke’SHometown Trilogy.2009)。中英译作包括王安忆《长恨歌》(The Song of Everlasting Sorrow,2007)、余华《活着》(To Live,2004)、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Nanjing 1937:A Love Story,2003)、张大春《我妹妹》与《野孩子》(Wild Kids:Two Novels About Growing Up,2000).现正在进行舞鹤《余生》的英译。
目录
序 中文版自序 谢辞 内地   谢晋  电影创作六十年   田壮壮  放风筝的盗马贼   陈凯歌  历史革命的反叛电影   张艺谋  佻达飞扬的色彩   张元  在电影的桑拿里的出出汗   王小帅  禁拍中国   贾樟柯  捕捉转变中的现实   李杨  中国电影的希望? 台湾   侯孝贤  与朱天文  文字与影像   杨德昌  幸运地不幸   吴念真  在文化殖民的阴影下书写台湾   李安  电影的自由度   蔡明亮  困于过往   张作骥  从边缘拍摄 香港     许鞍华  影语年华   关锦鹏  从幽冥怀旧到身体欲望   陈果  香港独立电影   陈可辛  泛亚洲电影的先驱   东耀成  最后的中国人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