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跷跷板上看天下:陈宪公开演讲录

跷跷板上看天下:陈宪公开演讲录

  • 字数: 12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陈宪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76034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是中国历史的第二春,历史上的第二大帝国,这个大帝国的规模和结构事实上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就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皇帝和辅臣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往中国是有宰相的,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两个,宰相是政府的首领;不管是三公还是丞相,外面的政府全部归他管,政府和宫廷是分开的。但是到了唐代,政府分成了三个部分,一个是管设计的中书省,一个是管执行的尚书省,另一个是管封驳的门下省,封驳也就是考核政策。一个政府分成了这三个部分,而这三个部分之上并没有一个总领的主管。这个主管由皇帝自己来做,等于董事长之下不再有总经理了。如果将皇帝视为一个董事长,三省就是秘书处,秘书处分成几个单位,每个单位都直接听董事长的管辖。我们姑且称之为董事长制吧,这种制度之下当然皇帝的力量大得多了。没有了可以平衡外廷和内廷的机制,这种安排和汉代是很不一样的。但是门下省和谏官、言官能发挥相当的制衡作用,他们可以批评政府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规劝皇帝的私人行为,所以皇帝也不是没人管的。谏官、言官依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对政府所作所为加以批判。至少这三个单位已经没有总的领袖了,没有宰相做总的执行首脑,这是没有CE0的单位。制度的缺陷,很快就出现了。这三个部门互相牵制、互相制衡,在执行命令的时候不一定方便。三个部门中的两个部门,中书和门下,制定政策和审核政策的部门,不久即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事先设计和事后的审议,预先得到协调。知中书门下事,成为实质的宰相。
作者简介
陈宪,经济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业余爱好之一是撰写时评、政论和随笔。
目录

辑一 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
市场自由、政府干预和“中国模式”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
政府的性质与税制改革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
市场与组织关系中的民间组织
在“民间组织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演讲

辑二 服务经济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服务业演进的历史与逻辑
在上海外贸学院的演讲
服务经济发展与中国的选择
在2007年上海学术年会上的演讲
服务革命与现代产业发展
在《中国服务经济报告2009》首发式上的演讲
创业、创新与服务业发展
在“东方讲坛”的演讲
教育体制改革的公共经济学思考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
文化,下一个要素,下一个产业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

辑三 跷跷板上看天下
思想的经济学与科学的经济学
在上海大学的演讲
跷跷板上看天下——一个经济学者眼中的世界
在“东方讲坛”的演讲
全球经济的结构性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在南通大学的演讲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