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群书治要十讲

群书治要十讲

  • 字数: 3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 作者: 刘余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26284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2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群书治要十讲》是刘余莉教授对《群书治要》的十篇精要讲解。《群书治要》全书采辑经典六十六种,合五十余万言,虽然纲举目张,善道有统,但读者初阅此书,仍不免畏其浩繁,而有难窥堂奥之憾。刘教授此番讲解,便是以利俗浅文揭橥大纲,学术、人生融贯一体,理事双谈,古今会说,可助读者迅速把握《群书治要》的主旨精髓和当代价值。
作者简介
刘余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传统伦理学研究。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围绕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演讲和研讨。讲授课程有:《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国古代官德》《以德修身,任人唯贤》《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领导干部心理调适》等。代表作: The Unity of Rule and Virtue (2004年.英文专著)、《儒家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心态即命运:正说传统人生智慧》(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等,在牛津大学的《中国哲学》《应用哲学》等知名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上篇 修身为本,教学为先: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第一讲 道德教育,治本之道
――从《群书治要》看如何反腐倡廉
一、腐败的根源是道德缺失
二、道德缺失引发三个问题
三、全面加强道德教育的途径
四、仁爱的原点是孝道
五、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上行下效
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第二讲 国家兴衰,由于官德
――从《群书治要》看加强官德修养的必要性
一、盛世与民同乐,衰世残害其民
二、盛世考察历史,衰世自骄自智
三、盛世任用忠贤,衰世听信奸佞
四、盛世乐闻其过,衰世乐闻其誉
五、盛世反求诸己,衰世怪罪别人
六、盛世抑损情欲,衰世纵欲享乐
七、盛世天下为公,衰世天下为私
第三讲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从《群书治要》看文化的本质
一、经典:文以载道
二、文字:智慧符号
三、礼乐:点滴教化
四、艺术:寓教于美
第四讲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第五讲 孝悌为本,上施下效
――从《群书治要》看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
一、教育目标:长善救失
二、教育次序:先做人,后知识
三、德育内容: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四、因果教育,内容丰富
五、德育路径: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
六、德育保障:完善的制度和法律
七、成败关键:上行下效
八、德育心法:反求诸己
下篇 爱民而安,好士而荣:安危荣辱的两大关键
第六讲 民贵君轻,富而后教
――《群书治要》中的民本思想
一、贵民重民
二、爱民恤民
三、富民利民
四、恕民教民
第七讲 任贤使能,纳谏远佞
――《群书治要》中的用人之道
一、用人之道,事关重大
二、用人原则:任贤远佞
第八讲 八观六验,三参九虑
――《群书治要》中的观人之道
一、观人八法
二、其他观人法
第九讲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群书治要》中的得人之道
一、贤能之士,何世无之
二、得人七方,吸引贤才
第十讲 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群书治要》中的用人大忌
一、用贤而疑,人主大患
二、求全责备,失贤之道
三、能不当官,任非其才
四、德不当位,功不当禄
五、偏听偏信,受人蒙蔽
六、妒贤畏能,功灭国危
七、已树而择,所树非贤
八、事繁职乱,禄薄吏贪
附录 古镜今鉴
――《群书治要》的当代价值
一、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心
二、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在道德修养
三、领导者道德修养的内容(一):修身
四、领导者道德修养的内容(二):爱民
五、领导者道德修养的内容(三):用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