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

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

  • 字数: 26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费梅苹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934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某区22名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偏差历程的深入访谈,归纳出“次生社会化”的核心概念,发现了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中的“游离”、“自衍”和“多元衍化”阶段性特征,并从青少年自身的视角剖析了其偏差和边缘化的内外部成因。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1
一、社会转型下上海社会发展的基本特点1
二、青少年犯罪问题和青少年社区矫正5
三、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困境8
第二节研究目的10
第三节研究问题12
第四节研究意义12
第五节研究思路与全书结构13
第二章文献综述17
第一节青少年偏差和犯罪行为的相关研究17
一、青少年犯罪群体特征研究17
二、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理论研究19
三、青少年偏差和犯罪行为的原因分析22
四、青少年犯罪的介入研究28
五、社会建构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31
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
六、青少年偏差历程或轨迹研究32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化的相关研究33
一、青少年社会化的类别研究34
二、青少年社会化的动力因素研究37
三、青少年社会化对青少年特定行为的
影响研究40
四、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研究42
第三节宏观社会结构与微观个体行为的关系研究43
一、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研究43
二、社会结构与个体行为的互构关系研究46
一、关于青少年偏差或犯罪行为的研究
文献总结48
二、关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文献的总结49
三、关于研究方法的总结49
四、本项研究的研究空间50
第三章研究方法52
第一节质性研究取向52
一、研究范式52
二、质性研究方法53
三、研究取向54
第二节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55
一、选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原因55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57
第三节研究过程59
一、准备和探索阶段5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