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象数易学与逻辑

象数易学与逻辑

  • 字数: 5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作者: 张延生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17195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6
定价:¥9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象数易学”的“象数”逻辑的“象表意”、“象数表意”的模型论的角度,探讨了“一阴一阳之谓道”所对应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逻辑特点及缺陷。特别是对“数理逻辑”的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缺陷及“象数易学”的“辩证数理逻辑”的优势,进行了专门数理方面的探讨与证明。还探讨了不为人们广为重视的“形式逻辑”对政治、经济、社会、科学等误导及误识的某些作用与影响,并举例论述了“象数数理”是如何来寻我“数理逻辑”统一的同一性问题和方法的;强调并提倡了“先天八卦”的“类化”表述在“象数”表述系统和体系里的正确及合理性,以及其与“五行”本质“分类”定性学和“时间逻辑学”的“类集集合”的系统论思想;强调了“时间”因素的准确确定,是对对应事物作出正确判断的决定性第一因素;分析并揭示了“数制”表述的某些对应表述功能及其某些“数制”必然会导致产生“不完全性”和悖论结果的可能性及原因;着重强调了事物“体”“用”主次关系之间的主次地位与作用……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对“象数易学”的“象数”、“科学易”等认识与表述方法,能产生认识与理解上的质的飞跃,从而改变并解决历来“义理”及“形而上”的空对空学风的推猜、想象、假设前提下无任何模型可依的误导与误识作用,由此从“象数”逻辑的角度,还“象数易学”理性与感性和实践相结合的本来面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合理可靠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哲理思想和认识与表述的模型论及其坚实的依据。
作者简介
张延生,教授,工程师。男,汉族,1943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瓦窑堡,山东省滕县人,196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工艺系工艺专业。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机械厂厂部技术室工程师,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易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曾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名人协会理事、中国医学气功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学院大学生手诊研究协会顾问等职。现任中华易学大会主席、中华周易协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并被数十家企事业单位聘为决策或指导顾问。
目录
  前言
一、 对“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阴”、“阳”概念的认识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一”的整体性存在及“阴”“阳”本体相同或不同的差异、区分性关系原则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阴”、“阳”概念与“形式逻辑”相对应的一些认识
(三)、对“辩证逻辑”及“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立统一”方法论和“形而上学”方面的一些认识。
二、“五行”数理的本质定性及其倒锥螺旋式上升的“生克制化合”的稳定性相互促进与制约的特点
(一)、“五行”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特点
(二)、综述易卦及其数理间的定性性质的本质关系
三、“盖取诸离”事物相互作用关系的整体性网络构成及规律的“系统论”思想与特点
(一)、“象数易学”易卦所对应的事物关系,是通过事物所对应的易卦的卦数本质场态性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的能力来体现的
(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法于阴阳,合于数术”的波动性的“场效应”共振原则
四、“时间”因素的准确确定,是我们认识、判断、表述一切事物状态、规律的必不可少的先决和决定性条件——“延生易”认为,时间是第一性的
(一)、“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的“时间逻辑学”及“时间易学”认知判断一切事物
(二)、我们“象数易学”的“设卦”“观象”“系辞”的认识、判断及表述的具体方法与过程
五、“体”“用”主次相互作用的关系,是我们“象数易学”对事物间本质定性后,作为认识、判断与表述一切事物发展、变化及其趋向的基本原则
(一)、“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的事物主次(本质)“定性”关系的判定原则
(二)、抓主体、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点带全局的观点
以上文章的参考资料
附件一“形式逻辑”的弊病及其与有机辩证“象数易学”逻辑的关系
附件二“数理逻辑”的缺陷与“象数易学”的某些解决方案
附件三“形式数理逻辑”缺陷与“象数易学”的互补性解决方案
附件四“抽象思维学”及其作用与缺陷——“象数易学”易理的某些解决方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