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刑事证明中的事实研究

刑事证明中的事实研究

  • 字数: 31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周洪波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407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一方面通过哲学知识的正确解析来破解中国刑事证据法学在证明标准研究上所受的困扰,澄清诉讼证明中的“事实”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应当从抽象的证明标准研究走向具体的诉讼证明过程的研究,并对刑事证明过程的基本模式及其法律效应进行了比较法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刑事证据法改革的基本方向。
作者简介
周洪波,1970年生,现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四川大学诉讼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诉讼法、证据法和司法制度,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清华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比较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第49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获第十五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很好科研成果评奖论文类三等奖等。
目录

导论
一、问题、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的结构安排与基本内容
三、学术创新与学术价值
上篇事实的澄清:证明标准的哲学解魅
第一章哲学主义与证明标准的关系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证明标准上的两种“事实观”与哲学主义有关吗?
二、辩证话语与证明标准的关系之争
三、辩证话语与证明标准的关系之争存在的问题
四、实践话语与证明标准的关系之争
五、实践话语与证明标准的关系之争存在的问题
六、走向“去哲学主义化”的诉讼证明法学
第二章事实认定的或然性与必然性问题
一、事实认定的或然性与必然性之争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事实认定的诉讼推理特征
三、两种推理证明的合法性差异及其原因
四、关于诉讼证明推理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
第三章事实与“事实确信”的主客观性问题
一、事实与“事实确信”的主客观性之争
二、事实与“事实确信”在主客观性方面的联系与区别
三、事实与“事实确信”的主客观性之争存在的问题
四、比较法上“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之理解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事实认定的根据问题
一、定罪根据的新主张及其争议
二、定罪根据新主张及其争议存在的问题
三、“以事实为根据”的重申与再阐释
中篇事实的法律建构:刑事证明过程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证据裁判主义的一般原理
一、证据裁判主义的证据方法特征
二、证据裁判主义的证据评价知识特征
第六章诉讼证明的两种规范模式
一、证明模式的规范类型
二、证明规范模式的比较
第七章证明规范模式在实践中的变异和分化
一、证明规范模式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变异
二、证明规范模式在西方国家司法实践中的分化
第八章诉讼证明模式的程序效应
一、证明模式对审前程序的法律效应
二、证明模式对审判程序的效应
三、结语:促进事实认定合理化的多种路向
下篇理论的再证成与展开:理论批判与新法阐释
第九章中国刑事印证模式理论批判
引言:一种“有害”的含混理论
一、似是而非的模式标识
二、未得要领的模式归因
三、雾里看花的规范立场
代结语:也许超越已在“别处”
第十章新《刑事诉讼法》证据规则的法律解释要义
一、引言
二、语义解释:“排除合理怀疑”入法的实质
三、体系解释:“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规则效应
四、余论
第十一章《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之证据规则评析
一、引言
二、证明标准的解释问题
三、证明方法及其适配于证明标准的解释问题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