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

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

  • 字数: 27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邓智团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391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城市发展阶段不同,知名品牌驱动力不同,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从要素驱动(要素量的增加)向创新驱动(要素质的提升)转变阶段。关于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论探索,是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宏观发展背景下加快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命题。邓智团著的这本《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理论逻辑和中国实证)》通过构建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深入地探讨了驱动结构升级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过程与效果,有助于理解和推动我国城市加快驱动结构升级、释放“驱动结构升级的力量”,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简介
邓智团,男,四川达县人,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与荷兰菜顿大学居里学者。出版《驱动结构与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转型》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工业经济》、《城市发展研究》、《社会科学》、《科学学研究》和《中国农村经济》等靠前刊物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并有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和上海市软科学项目10余项。
目录
引言响应驱动结构升级,推动城市发展转型
第一章“驱动结构一城市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一、为什么是驱动结构?
二、驱动结构的界定与本书的使用
三、城市发展的内涵与本书的使用
四、驱动结构升级与城市发展转型的理论逻辑框架
五、本书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城市数量与规模增长
第一节快速城镇化与城市数量增长
一、快速城镇化
二、城镇化区域分化
三、城市数量迅速增长
第二节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的演化
一、城市规模等级快速变化
二、城市规模等级分布的演化
三、城市等级分布演化特征
第三节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规律模型与检验
一、城市增长理论模型设计与估计
二、模型检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城镇化与区域产业发展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中国区域发展的分化
一、经济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迅速壮大
三、区域分化逐步明显
第三节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城市发展的区域分化
二、城市建设水平的空间分化
第四节中国城镇化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关系
一、不断收敛的区域城镇化
二、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三、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模式
第五节中国城镇化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模式
一、空间分化
二、水波效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要素配置与城市发展质量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驱动结构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理论逻辑与假设
二、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要素配置结构与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一、劳动力配置的空间分化效应
二、劳动力配置的时间迟滞效应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要素结构与城市发展效率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城市效率度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城市生产率模型设计与实证
一、无效率方程与解释模型
二、变量含义与统计描述
三、估计中的问题及估计结果
第四节要素升级与城市生产率考察
一、城市生产率计算
二、长三角16个城市的城市生产率考察
三、进一步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要素扩散与城市外部空间联动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城市与外围区域间的联动
一、产业结构转换速度
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
第三节城市与外围区域的协同
一、产业同步指数
二、工业的同步性
三、服务业的同步性
第四节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
一、广州与广东:发达模式——要素扩散
二、沈阳与辽宁:全域均衡模式——要素集聚与扩散并行
三、合肥与安徽:中西部模式——要素集聚
第五节城市与外围区域联动分化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设定
二、计算
三、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创新驱动与城市内部空间重塑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创新驱动与创新的空间集聚
一、创新与创新的空间集聚
二、创新驱动的空间响应
三、中心城区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第三节创新新空间的经济理论解释
一、具有高价值创造能力的创新研发
二、企业层面的成本-收益权衡
三、地方政府层面的综合收益最大化
第四节中央智力区:创新驱动的城市空间响应
一、中央智力区(CID)的本质与内涵
二、中央智力区的特征与作用
三、中央智力区塑造的坎布里奇案例
第五节中央智力区的功能设计与空间组织
一、城市功能的再设计
二、中央智力区主导下城市空间的再组织
三、创新驱动与上海城市空间新引擎塑造的案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约束升级与城市发展路径转型
第一节问题提出
第二节城市发展约束升级模型与指标设计
一、文献评述
二、发展条件约束指标体系
第三节约束条件升级与京-沪-渝城市发展比较
一、京沪渝区域化阶段比较
二、环境-效率-均衡维度下城市发展约束对比
三、讨论:分化的发展阶段与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本章小结
第九章响应驱动结构升级的城市发展政策选择
第一节积极应对人口多元流动
一、因地制宜推行差异化城市产业发展政策
二、重视中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第二节促进城市规模合理增长
一、确定适度城市发展规模
二、控制城市规模增长速度
三、优化城市规模分布结构
第三节积极提升城市生产效率
一、提升城市生产率
二、促进要素质量升级
三、优化要素配置水平
第四节优化城市外部空间联系
一、重视中心城市与腹地的相互促进作用
二、促进中心城市与腹地的空间分工与协作
三、促进中心城市一腹地经济系统向城市群化发展
第五节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制定适合中心城区的更新路径
二、提升创新创业企业空间集聚收益
三、降低创新创业企业集聚的商务成本
附录
附表1中国与世界城镇化率比较(1950-2050年)
附表2中国与世界各区域城镇化比较(2014年)
附表3中国与亚洲城市等级与数量(1950-2030年)
附表4我国城市(30万人及以上)发展过程(1950-2015年)
附5《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内容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