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 字数: 10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谢泳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95003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2
定价:¥3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史是一部交织在一起的历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能不涉及和关心中国现代史,所以,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理解,我们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
没有纯粹的文学史料,只有可以放在文学范围内来解释的史料。
回忆录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人的记忆靠不住,更何况还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在其中。一般说来,传记不如年谱,年谱不如日记,日记又不如第一手的档案。
学术批评中的与人为善原则,可以表述为不以发现人家的错误为快乐。
学术批评中的人格问题,我以为还是要提倡胡适过去说过的话:政见可以不同,但我们不能轻易怀疑人家的人格。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是由作者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一课所用的讲义稿整理而成的。在书中,作者提示了史料与研究之间的种种关系,叙述平实,不卖关子。分别讲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范围、类型、成型的与不成型的现代文学史料及掌故之学,并针对搜集史料的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应掌握的方法作了细致的梳理.在阐述现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中,尤其强调开放兼容的史料研究态度;而对史料研究与使用的具体指导,则体现在作者就扩展史料的先行规则、基本方向,以及应用史料的规范所作的系统阐述之上。
作者提出,不论研究对象有什么变化,养成史料先行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作者努力把自己研究的感想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给出具体的史料类型和可能存在的寻找方法,又力图诱导出可能存在的史料方向和学术灵感,后一点尤其重要。
作者简介
谢泳,1961年出生。山西晋中师专英语专业毕业。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现代文学的微观研究》《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储安平与(观察)》《靠不住的历史》《书生的困境》等书。
目录
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3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范围/27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类型/30
第四节 成型的与不成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41
第五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掌故之学/57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
第一节 搜集史料的意识/69
第二节 搜集史料的方式/76
第三节 旧书业与史料收集/85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
第一节 史料的开放性/91
第二节 域外史料的搜集/98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中的史料/102
第四节 意识形态机关的内部出版物/116

第四章 扩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先行规则
第一节 作家全集的使用/123
第二节 作家传记的使用/127
第三节 作家年谱的使用/130
第四节 作家日记的使用/134
第五节 作家书信的使用/142
第五童扩展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基本方向
第一节 文学年鉴的使用/147
第二节 文学辞典的使用/150
第三节 同学、职员录的使用/152
第四节 方志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56
第五节 政协文史资料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60
第六节 拍卖图录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63
第七节 “影像”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66
第八节 “校史”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169
第九节 “广告”及“会议纪念文集”的使用/172
第十节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中的“版本”与“书话”/175

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应用的规范
第一节 史料的首发权/197
第二节 史料的共享权/200
第三节 网络时代的史料规则/205
结语/208
后记/21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