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冲突与交融

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冲突与交融

  • 字数: 28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文钟莲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78411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钟莲著的《中日言语行为对比研究--冲突与交融》以“拒绝”表现为主题,从社会应用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中日两国语言对比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途径,发现中日两国“拒绝”表现结构的共同点以及差异点,最终指出中日两国“拒绝”表现的冲突与兼容之处。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部 绪论
绪论
第一章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先行研究
2.1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先行研究
2.1.1 对照语用学的研究
2.1.2 二语习得的语用学研究
2.2 言语行为理论的中心一礼貌(politeness)原则
2.2.1 Lakoff(1973)的“语用论能力原则”
2.2.2 Brown and Levinson(1987)的FTA(Face Threatening.Act)理论
2.2.3 Leech(1983)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2.2.4 Grice(1989)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以及四条准则
2.3 先行研究的问题所在点
第二部 DCT研究法视野下的中日拒绝表现对比研究
第一章 研究方法及调查概要
1.1 构成拒绝言语行为的诸要素
1.1.1 说话人(受试者)
1.1.2 听者(拒绝的对象)
1.1.3 进行拒绝言语行为的场面
1.2 社会地位及亲疏关系带来的心理负担
1.3 场面的利益、负担
1.3.1 拒绝对方的“请求”场面
1.3.2 对方的“邀请”场面
1.3.3 拒绝对方的“建议”场面
1.4 研究方法
1.5 分析方法及调查结果
第二章 DCT视阈下中日拒绝语义程序(Semantic Formulas)的使用频率
2.1 语义程序(Semantic Formulas)出现频率的抽样方法
2.2 各调查项目中语义程序的出现频率
2.2.1 拒绝“请求”的场面
……
第三部
角色扮演(Roll-Play)研究法视野下的中日拒绝表现对比研究
第四部
结论
第五部
国际合作、商务文化及跨文化教育的冲突与交融
主要外文参考文献
主要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