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 字数: 276.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作者: 吴敬琏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7607770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3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一本中国政府经济政策顶层智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认为“将对中国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的好书!
  2、一本一版再版、“值得细读、深思并将被经济发展现实不断印证”的好书
内容简介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是作者吴敬琏极为重视的一部专著。它是制定"十一五"(2006?2010)规划前的一场大辩论的产物,详细地讨论了诸如为什么要进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如何通过改革建立实现这一转型所需的制度环境等相关问题。这本书从初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年时间。但是,在那次大辩论看似已经取得共识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转型的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中国。
在作者为第4版写的再版前言中,作者再次疾呼:“只有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才有可能实现,舍此少见它途。如果离开了这项很根本性的原则,我国的经济发展就会重复过去的老路,继续通过大量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很后只能是在盲目扩张和刹车调整之间打转。”
在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增长模式(或称发展方式)的转型必将是重要议题之一,相信本书的再版会有助于各级政府官员更加透彻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的决策。
作者简介
吴敬琏,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得主。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欧靠前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靠前经济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EconomicAssociation)执行委员会顾问,靠前管理学会(IAM)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
目录
再版前言
1.导论
1.1写作缘起/3
1.2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8
1.2.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8
1.2.2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9
1.2.3 Ⅰ、Ⅱ部类的划分和轻重工业的划分/10
1.2.4 服务业和三次产业的划分/12
1.3 本书的结构/14
2.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1 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21
2.1.1 早期经济增长和狭义工业化/21
2.1.2 理论概括一: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社会矛盾激化/22
2.1.3 理论概括二: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到“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23
专栏2.1 从“工业化论战”到斯大林工业化路线的确立/25
2.1.4 理论概括三:从“霍夫曼定理”到“重化工业化阶段”/29
2.1.5 理论概括四: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30
2.2 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32
2.2.1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的革命性转变/33
2.2.2 现代经济增长/36
2.2.3 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看新型工业化道路/39
2.3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41
2.3.1 “苏联现象”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41
2.3.2 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从“奇迹”到危机/43
专栏2.2 东亚金融危机/47
3.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3.1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51
3.1.1 现代技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52
3.1.2 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化/56
3.1.3 革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经济效率迅速提高/62
专栏3.1 通用目的技术(GPT)/63
3.2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64
3.2.1 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的迅速发展/64
专栏3.2 金万堤论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运动”/68
3.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影响/72
3.2.3 为什么服务业发展能够对提高效率起重大作用?/74
3.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77
3.3.1 信息技术创新的三次浪潮/78
专栏3.3 硅谷为什么成为创新者栖息地?/79
专栏3.4 部分国家的信息化战略/81
3.3.2 计算机生产率悖论:ICT是否提高了经济效率/85
3.3.3 IT革命是一个“服务业的故事”/87
4.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95
4.1.1 早期增长模式在中国影响深远/95
4.1.2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在中国/97
专栏4.1 论中国工业化/103
4.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105
4.2.1 1979年和1981年的两次结构调整和效率改进/105
4.2.2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体制基础仍未消除/106
4.3 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110
4.3.1 负面效应的综合表现:“扬短避长”,造成经济整体效率下降/110
4.3.2 负面效应的具体表现/115
4.3.3 过度投资扭曲了经济结构,并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和金融系统风险积累/123
5.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5.1 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131
5.1.1 从进口替代全面转向出口导向/132
专栏5.1 出口导向战略/132
5.1.2 出口导向政策支持了高速增长/137
5.2 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138
5.2.1 出口导向政策的长期持续支持了粗放增长模式/139
5.2.2 出口导向政策的长期持续影响宏观经济稳定/140
专栏5.2 台湾从奇迹到危机的经历/141
6.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6.1 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15 1
6.1.1 鼓励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151
6.1.2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156
专栏6.1 供应链管理/158
6.1.3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162
6.1.4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163
6.2 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才能实现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165
6.2.1 以技术进步为例/166
6.2.2 以发展服务业为例/174
6.2.3 以信息化为例/176
6.3 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178
6.3.1 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178
6.3.2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180
6.3.3 注重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建设/180
6.3.4 改革科学和教育体制,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182
6.3.5 坚持信息化与改革同行,普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183
6.4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184
6.4.1 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184
6.4.2 履行政府应有职能,建设有效政府/185
6.4.3 建设有限和有效政府需要的配套财政改革/190
附录
1.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195
2.“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203
3.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207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表
名词索引表
初版后记
修订版附记
增订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