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字·文学·文化 《红与黑》 汉译研究(增订本)

文字·文学·文化 《红与黑》 汉译研究(增订本)

著名学者许钧主编,赵瑞蕻、许渊冲、施康强、罗新璋、郭宏安等名家争鸣、交锋,全面再现关于翻译的跨圈层大论战,一本有料、有趣又好读的学术书!
  • 字数: 32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许钧 编
  • 商品条码: 9787544798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6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著名学者、翻译大家许钧主编,国内法国文学与翻译研究领域顶尖学者、译者共同编著,真实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 全面展现20世纪90年代法语文学翻译跨圈层大论战,方平、许钧、施康强、许渊冲、罗新璋、韩沪麟、马振骋、赵瑞蕻、郝运、袁筱一、卢世光、汤守道、冯凤阁、蔡之翔、王子野、孙迁、郭宏安、罗国林、张成柱、袁莉,翻译家、批评家、出版家、经贸官员、统计师、法文系学生、退休教师……,群英荟萃,百家争鸣,或惺惺相惜、或针锋相对、或“皮里阳秋”,字里行间展露出参与者真诚坦荡的交流心态和对文学、文化的无限热爱。3. 当我们谈论翻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当我们谈论翻译质量时,仅仅止步于找几处错译、漏译吗?不同译本,如何挑选?译者在忠实还原原作和再创造之间如何认识、取舍、实践?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心态和审美期待如何影响翻译?这一本有料、有趣又好读的学术书,会给你答案。4. 全新修订,护封精装,优质纯质纸,版式疏朗,利于阅读。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文学经典《红与黑》陆续迎来多种汉译本,这些译本多出自名家之手,各有特色,赋予了这部名著新的生命。90年代初,《红与黑》的汉译现象在中国翻译界掀起了一场范围广泛、影响深远的大讨论,涉及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艺术与科学、忠实与创造等翻译研究中诸多基本问题,以鲜活的实例和良好的氛围,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参与这场讨论的不仅有赵瑞蕻、许渊冲、郝运、罗新璋、郭宏安等《红与黑》的译者,也有方平、施康强、许钧、马振骋、罗国林、袁筱一等翻译家和批评家,还有热爱文学的普通读者。本书所收入的论文、散文、书信等正是出自他们之手,记录下这场前所未有的讨论中翻译思想和观点的交流、碰撞,映照出文学翻译的前行之路。
作者简介
许钧:1954年生,浙江龙游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和第七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国内外近20种学术刊物的编委。著作有《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翻译论》《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翻译学概论》《傅雷翻译研究》等10余种,译著有《追忆似水年华》(卷四)、《诉讼笔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30余种。
目录
历史将给予充分的肯定
——代再版序/方平
《红与黑》汉译的理论与实践
——代引言/许钧
上编 讨论
红烧头尾/施康强
四代人译《红与黑》/许渊冲
“译”者“臆”也?/易超
从编辑角度漫谈文学翻译
——兼评许译《红与黑》译者前言/韩沪麟
从《红与黑》谈起/许渊冲
斯当达与维璃叶/罗新璋
译音常是约定俗成/马振骋
关于《红与黑》中译本的对谈/赵瑞蕻 许钧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一)
——许钧致许渊冲/许钧
关于《红与黑》汉译的通信(二)
——许渊冲致许钧/许渊冲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