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经典与电影阐释

文学经典与电影阐释

  • 字数: 30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杜心源 著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465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文学几乎是在人类诞生文明之初就已出现,而电影,这门“第七艺术”,作为工业和科技文明的产物,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姗姗来迟。然而,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影像之中却生机焕发,获得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本书以跨媒介的视角对十二部电影进行细读,其志在于让读者在言与象的离合、诗与思的互耀之中获得复合性的审美享受,进而领悟文字与影像的本质。作者深信,当我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综合性与诗意化的理解之后,我们的精神将会同样变得灿烂辉煌。
内容简介
文学几乎是在人类诞生文明之初就已出现,而电影这门“第七艺术”,作为工业和科技文明的产物,直到十九世纪末才姗姗来迟。然而,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影像之中却生机焕发,获得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本书以跨媒介的视角对十二部电影进行细读,其志在于让读者在言与象的离合、诗与思的互耀之中获得复合性的审美享受,进而领悟文字与影像的本质。作者深信,当我们对外部世界产生综合性与诗意化的理解之后,我们的精神将会同样变得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
杜心源,1974年生,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学关系、西方当代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中国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著有《城市中的现代想象》(2007)、《大师的欧洲——文学中的千年欧洲史》(2014)和《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希腊、希伯来卷》((《中外文学交流史》第十二卷))(2015)。其中《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希腊、希伯来卷》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及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已输出希伯来语版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编命运之惑
本编导语必然与自由
第一章《蜘蛛巢城》中的宿命循环——兼谈影像语言的独立性
一、命运的循环
二、灵魂的客观对应物
三、本能化的身体
四、能剧
五、构图
第二章无常命运中爱的可能性——谈《三色·红》
一、联系消失与重建联系
二、普洛斯彼罗与米兰达
三、作为符号的图像
四、父之法
五、自我与“非自我”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