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域电影与民族文化形象建构

地域电影与民族文化形象建构

  • 字数: 41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安燕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90670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80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资助项目成果。书稿分析当下中国地域电影的变革与创新需要地域文化的滋养与激活;从地域文化的实存、象征和源流来梳理地域电影与地域文化关联互动的历史;以相关国内外电影为参照,分析地域电影应当如何发掘、提炼、利用地域文化进行创意,探寻地域文化的诗性智慧、文化精神和象征价值;阐述地域文化的生态精神和精神生态如何在方法和形上向度上为地域电影提供创意智慧;指出地域电影创作必须廓清观念的迷雾,强化类型意识,建构市场观念,才能走向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民族、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上独具创新力。 
作者简介
安燕,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与批评研究;在《文艺研究》《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著作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项,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担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史学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为何匮乏神话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概念与内涵之辩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为何匮乏神话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为何需要神话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神话实存与神话象征
第一节 神话:形态、示例与意义
第二节 作为神话实存的少数民族地域电影
第三节 作为神话象征的少数民族地域电影
第三章 他山之石:少数民族地域电影的神话创意之维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神话创意的源与流
第二节 神怪电影再命名
第三节 有意味的造型
第四节 有意味的情节和故事
第五节 有意味的主题
第六节 观念与方法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神话的生态精神与精神生态
第一节 神话的生态精神与电影创意
第二节 神话的精神生态与电影创意
第三节 神话的微观权力政治学
第四节 民间信仰文化与地域电影的精神生态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域电影与神话符号学
第一节 神话符号的提炼与凝练
第二节 神话符号如何构建民族文化形象
第三节 文化资本、神话符号与符号经济
第六章 神话通道:少数民族地域电影市场战略
第一节 观念的徘徊
第二节 神话与文艺片
第三节 类型建构与类型融合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