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佛教南传之路

佛教南传之路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阮荣春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561436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近年来才逐淅清晰明朗起来的世界。大量考古的新发现告诉我们:早在公元3世纪前后,佛教造像已在我国长江流域兴起,并形成了由中国印度经长江流域直至日本的佛教文化传播系统。它告诉我们,一千五百多年前,长江流域的人们所崇尚的宗教信爷们――由“引魂升天”到“超脱轮回”的行程;它告诉我们佛教造像的兴起,并非一定要“先宫中后民间”,而是有社会民众基础的,僧人主要于民间行道,他们在“乐人”或“幻人”参与的丧葬仪式中,把人们从哀引向虚幻引向佛陀的庄严世界。金铜像  、旃檀像、摩崖石刻即在些基础上产生发展、曹不兴、戴逵、顾,顾恺之、张僧繇等佛教艺术大家也在这时代的风潮不断涌现出来,中国的佛教美术由是开始踏上了它的黄金大道。
目录
序 前言 一、南传溯源   佛像的产生     秣菟罗与犍陀坚     佛像的产生或受耆那教等其他宗教的影晌   佛像或首先起源于秣菟罗   两大源点造像的主要区别 二、中国南方早期佛教造像   文献所载佛像之传入   西普前佛教造像分布状况   西普前南方佛教造像遗物一览表   四川地区佛教造像的兴起   四川地区早期佛像的像容   湖北地区铜造佛饰器及其他佛教造像   江浙皖等地区的魂瓶及其他造像   佛教造像与神仙思想   僧人、胡人、巫者、予人及幻人   早期佛教造像来传的地域特色   南方早期佛教造像兴起的社金历史条件 三、佛教造像入传中国之途径   蜀一身毒道的开通     蜀一身毒道上的中外交通遗物   西南古道上的早期佛教遗物与有失史料   犍陀罗造像因素的渗入   天竺-扶南-交趾道     交趾通天竺与川滇之陆道   零陵桂阳峤道     交趾佛像诸要素     佛教造像来传的规律与多中心波功式现象   运河沿线的南传影响   孔望山造像综论 四、南传造像的汉化进程   墓室造像期的盲目汉化意识   佛教比附玄学、佛像步入官中名斋   民间工匠曹不兴的“仪范写之”与隐士戴逵的“神明太俗     顾恺之佛教造像的“清羸示病之容”与普宋让“秀骨清像”的财代崇尚     由张僧繇佛教造像的“面短而艳”到唐代“  丽丰肥”   形象的风行   有传系统对北方的影晌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壁画中“佛像”之辨正   龟兹壁画中的“秣式”影响   敦煌壁画中的南方汉化因素   永靖天水一芾石窟的笈式与南朝之风   中国人对健陀罗造像的态度   五、金铜造像的兴起   宋元嘉二十八年前金像流布一览表   云岗石窟造像诸因素     龙门等石窟造像的南式化     佛教造像先兴于南后盛于北之缘由   六、南传系统对日本的影响   吴地佛饰器的传人   南朝佛教文化的传入及司马达止对日本早期佛教造像的贡献   日本早期造像中南传影啊的三大要素 注释 后记 图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