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史话
推荐语:从世界大国外交角力的角度,披露了苏联促“联蒋抗日”和促国民党“联共抗日”,及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等史实。
字数: 100千字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雪融开,闫晶 著
商品条码: 9787220098130
版次: 1
开本: B5
页数: 150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雪融开、闫晶著的这本《苏联与中国抗日战争史话》从世界大国外交角力的角度,详细披露了苏联如何分别促“联蒋抗日”和促国民党“联共抗日”,如何援助中国抗战,中苏双方谈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复杂过程以及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怎样击溃日本关东军等的史实。
作者简介
薛衔天,笔名雪融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主攻中俄、中苏关系史,已出版专著10余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共计约600万字。
闫晶,女,1978年7月生。黑河学院中俄边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知青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青问题研究,以及中俄关系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九一八事变与中苏复交
第二章德日威胁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苏联促成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促“联蒋抗日”
二、促国民党“联共抗日”
三、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一)进一步实行“逼蒋抗日”政策,蒋介石继续执行剿共方针
(二)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三)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第四章《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苏联对华贷款协定
一、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二、苏联对华2.5亿美元贷款
第五章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支援
一、武器支援
二、人员支援
(一)苏联军事顾问
(二)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
三、援建西北国际交通线
第六章苏联出兵东北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一、雅尔塔协定
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一)中苏缔约谈判
(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内容与评价
三、苏联出兵东北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一)苏联废除《日苏中立条约》、对日作战准备和对日宣战
(二)苏军粉碎日本关东军与占领东北
(三)关东军投降
(四)日本无条件投降
摘要
前 言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全国人大已于2014年2月27日作出法律决定,每年都要隆重纪念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同时也是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抗战初期对华首先提供大量人力物力援助的国家是苏联,抗战末期又是苏联出兵东北,促使日本提早无条件投降。无数俄罗斯优秀儿女的热血洒在了中国大地。中国和苏联都是承担反法西斯战争重担的国家,两国都付出了3000万人的巨大的民族牺牲。2015年中俄将共同隆重举行抗战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我们编写这本小书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重温中俄两大民族携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缅怀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中俄将士,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国际和平,为实现宏伟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就成为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借助中国巨额赔款,日本国力迅速上升,在甲午战争之后不到10年,日本发动日俄战争将俄国打得大败,攘夺了俄国在远东攫取的重大利益,十月革命后又武装干涉苏俄,妄图侵夺俄国远东大片领土,从而对俄国构成重大威胁。这就是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日本已经成长为中俄两大民族的共同的敌人。联手制止日本侵略扩张成为中俄的战略选择。不幸的是,因中东铁路问题,1929年中国东北当局与苏联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这次短暂的交战虽然发生在中俄边境的局部地区,但却导致中苏两国关系严重恶化——中断外交关系。日本正是利用中国失去借助苏联的力量牵制其侵华行径的机会,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整个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成立后远东国际局势大变。与苏联远东地区边境接壤的已不是软弱的中国,而是日本的傀儡“满洲国”,强大的日本关东军出现在苏联边境。九一八事变也惊醒了中国国民政府,日本灭亡中国已经迈出了关键步骤,只有联苏,才能制日。在日本新的共同威胁下,中苏迅速改善关系,1932年12月12日,中苏代表只经过24小时的谈判,宣布即日两国无条件复交。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集中兵力围剿红军,谋求东北问题通过国际外交解决。但美英大国和国联对日本的侵略行径置若罔闻,采取绥靖政策,蒋介石见外交解决东北问题无望,便转而谋求改善对苏关系,争取得到近邻苏联的援助。而日本关东军控制东北之后,不仅将苏联政治经济势力全部逐出东北,而且向外蒙古渗透侵略势力,进一步威胁苏联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种严峻形势迫使斯大林做出新的战略抉择:一、放弃十年内战期间通过共产国际支持推进苏维埃运动的方针,转而谋求改善与国民政府的关系,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二、与中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向国民政府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使中国军队能拖住日本,以保证苏联东线的安全。苏联这一战略转变也完全符合中国的民族利益,受到国共两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衷心欢迎。
1935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七大,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为各国共产党的基本策略。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将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党的基本纲领。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作为历史转折点的西安事变。苏联通过共产国际对施加重要影响,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则通过驻华大使馆直接与国民政府谈判,许诺给予军事援助,订立互助条约,要求国民党放弃反共政策,实行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经过谈判,决定合作抗日,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遂宣告成立,从而奠定了中国抗日民族战争最后胜利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证。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则奋起实行全民族抗战,苏联也加快了对华援助的实际步伐。就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将正式形成时,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随后苏联对华提供三次总值为25亿美元的贷款,用以购置苏联飞机、火炮、弹药等武器装备,中国以钨、锡等战略物资偿付贷款。苏联还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参与对日作战筹划、指挥和培训中国官兵的工作;更派出大批志愿飞行员和战机,与中国空军一起打击日本空中强盗。先后来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有300余人,其中有很多人是苏联的军事战略家和战斗英雄。志愿飞行员最多年份达712人,他们英勇战斗,立下赫赫战功,其中有200多人将热血洒在中国的土地上。上千名苏联工程技术人员还帮助中国修建和维护西北交通线。至1939年2月中,在中国的各种军事专家达3665人。当时是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苏联是对华提供援助的唯一国家。这一援助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对日作战能力,坚定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苏联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宝贵援助中国人民会矢志不忘。
国民政府对苏联策略,并不限于争取苏联人力物力的援助,而是极力争取苏联直接出兵对日作战,建立中苏抗日军事同盟,共同打击日本。从中苏复交之日起,在整个抗战前期国民政府始终把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作为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直到苏联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之后,才将目光转向美国。苏联虽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还是难以应对同时来自德日两方面的进攻,所以分化德日同盟,中立德国和日本,避免德日同时进攻自己,是苏联外交的重中之重。苏联对华政策从属于苏联的对德日政策。中苏彼此战略要求的不同,使在中国抗战初期苏联不可能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出兵打击日本,只能做到给予中国适当的支援,让中国拖住日本,束缚日本的手脚,保证它东线的安全。因此在与日本订立中立条约、达到中立日本的目的之后,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苏联就停止了对华援助。恰在此时,在新疆问题上中苏之间出现不睦,国民政府迅速与美国建立起战略同盟,把对苏关系降到次要地位。
从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到日本投降,是中国抗战后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中美共同对日作战,美国的对华援助取代了苏联的对华援助,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与美国保持一致。美国为减少对日作战的大量伤亡,要求苏联出兵东北。苏联则以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中被日本抢走的利权为条件答应出兵。苏美英遂于1945年2月11日签订《雅尔塔协定》。协定中关于外蒙古、旅大、中东铁路等规定,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到中国的认可。美国则出面说服中国政府,于1945年8月14日与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该约使中国蒙受了领土主权损失,但换得了苏联百万大军出兵东北,苏军付出1万2千人的牺牲,一举消灭了日本关东军,提前结束了中国长达八年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从苏联的角度来看,抗战期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前大门与后花园的关系。中国浴血抗战有效地拖住了日军,充当了抵御日本进攻苏联后花园的战略屏障,保证了苏联东线的安全。中国提供的钨、锡等战略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国防工业。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始终未能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得以专心致志地应对西线战事,战胜了德国,最后又回过头来打败日本关东军,实现了自己的全部的战略目标。苏联对华策略取得了完全成功。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