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代白话小说精粹 官场奇闻

历代白话小说精粹 官场奇闻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刘洪仁//王皓 著作 刘洪仁,王皓 编者
  • 商品条码: 978754112988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集话本大成,写小说新篇。
歌颂真挚爱情,谴责无耻负心。
展现市井风俗,勾勒人间百态。
读罢掩卷沉吟处,几多风情笔底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通俗文艺如"说话"、杂戏等大大兴盛起来,其中尤以"说话"很受巿民欢迎。由于竞争激烈,因而刺激了说话技艺的提高。艺人们竟献一技之长,各说其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到了南宋,便出现了"说话四大家数"的说法。所谓"家数",也就是门类。"四家"的划分,历来说法不尽一致,一般认为是: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小说"有讲有唱,内容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大多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爱情、公案、英雄和神怪等故事;"讲史?"只说不唱,讲长篇历史故事;"说经"演说宗教佛经故事;"合生"由两人表演,一问一答,伴以歌舞,近似于后代的相声。四家中很受欢迎的是"小说"和"讲史"。由于"说话"大受欢迎,精明的书商们看到了商机,将"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即话本,稍加润色整理,刻印出版,这就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小说家"的话本直接发展成为后来的短篇白话小说;"讲史家"的话本(在元代又称"平话"),至元末明初发展演变成为长篇章回小说。
目录
滕大尹鬼断家私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老门生三世报恩
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
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
贾廉访贋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
伪汉裔夺妾山中  假将军还姝江上
巧妓佐夫成名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奋鹰击书生仗义
王锦衣衅起园窖 谢人智尿粒蛊
走安南玉马换猩绒
摘要
    话说国朝永乐年间,北直顺天府香河县,有个倪太守,双名守谦,字益之,家累千金,肥田美宅。夫人陈氏,单生一子,名曰善继,长大婚娶之后,陈夫人身故。倪太守罢官鳏居,虽然年老,只落得精神健旺。凡收租、放债之事,件件关心,不肯安闲享用。其年七十九岁,倪善继对老子说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父亲今年七十九,明年八十齐头了,何不把家事交卸与孩儿掌管,吃些见成茶饭,岂不为美?"老子摇着头,说出几句道:"在一日,管一日。替你心,替你力,挣些利钱穿共吃。直待两脚壁立直,那时不关我事得。"
    每年十月间,倪太守亲往庄上收租,整月的住下。庄户人家,肥鸡美酒,尽他受用。那一年,又去住了几日。偶然一日,午后无事,绕庄闲步,观看野景。忽然见一个女子同着一个白发婆婆,向溪边石上捣衣。那女子虽然村妆打扮,颇有几分姿色:发同漆黑,眼若波明。纤纤十指似栽葱,曲曲双眉如抹黛。随常布帛,俏身躯赛着绫罗;点景野花,美丰仪不须钗钿。五短身材偏有趣,二八年纪正当时。倪太守老兴勃发,看得呆了。那女子捣衣巳毕,随着老婆婆而走。那老儿留心观看,只见他走过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